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大眾化,人手一臺甚至幾臺移動設備已經司空見慣。不過隨之而來的煩惱是,當你急需要用手機的時候出現了斷電,尤其在外辦事或出門旅行時。
智能手機或PAD等設備,方便了生活和工作需要,眾多豐富的應用也讓生活更加精彩工作更加高效。但是難以忽略一個問題,就是用電的速度越來越快了。如何解決及時有效補充電量的問題?多數用戶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大容量充電寶。但是當充電寶也出現意外的時候,就只能求助于在你的身邊出現一臺可以讓你隨意使用的充電設備了。
這個要求并不為過,近幾年在一些火車站及重要的交通樞紐都出現了一種投幣式充電設備,也就是本文所要談到的傳統手機“加油站”,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這些設備確實給一些用戶解決了臨時充電的問題。不過隨著互聯網應用的能力提升,這種看起來比較簡陋的充電設備真的能有效滿足用戶的需求嗎?是否能通過一種更加便捷的方式快速給手機充滿電呢?那么對于市場來說,是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還是依然堅守著傳統的投幣式充電設備?或許數億人的終端用戶才是最終的決定者。
效率,效率,效率
如今的手機用戶,打開屏幕就可以看到滿滿的都是各種應用,因此手機的用電速度也非常快。同樣現在的生活節奏也在變快,作為一個外出辦事的人或者出門旅行的人,有可能在一個臨時充電設備前等候數小時么?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從事IT工作的王先生,就給出了一個十分肯定的答案,NO。作為IT從業人員,出差是常事,也因為經常坐飛機所以不敢攜帶大容量充電寶。某一次出差過程讓王先生覺得十分狼狽,去到火車站發現手機快沒電充電寶也沒電,怎么辦?好在經常出差的他知道有投幣式手機充電設備,于是王先生準備好零錢來到設備前,此時離火車出發還有40分鐘。
自主充電設備提示:投幣一元充電15分鐘。于是王先生趕緊掏出硬幣開始充電,不過在經歷兩次投幣半小時充電之后,王先生變的更加沮喪,手機電量竟然只充了不到10%,如此充電速度怎能讓人滿意。在一個效率幾乎決定效果的移動互聯時代,缺乏執行效率的這臺自助投幣式充電設備,讓王先生徹底失去了嘗試的興趣。當王先生把“不幸”的遭遇發到自己的朋友圈時,吐槽也變成了被吐槽,有朋友向王先生推薦了一款更加智能的免費充電設備-暢充。
暢充,讓手機充電更自由
筆者通過朋友了解到王先生的經歷,也聽說后來王先生愛上了暢充的智能化免費手機充電站。作為一名媒體工作人員,對新興事物的敏感,讓筆者決定親自走訪并且做個深度比對,來進一步確定對臨時性手機充電市場的認知。
在王先生提到的火車站里,筆者見到了自然“駐立”著的一排手機自助加油站。近距離觀察,發現這些設備可能因為缺少維護而變得比較陳舊,黑色的屏幕和已經不同程度破損的數據線,以及甚至丟失了數據線的充電孔或丟失了充電口的數據線,瞬間變得更加失望。
筆者隨機走訪幾位在充電的旅客,其中大部分表示找零錢首先就是個“技術活”,另外就是和王先生一樣的感受:效率太低,鮮有對充電過程非常滿意的用戶。筆者粗略觀察統計,類似這種比較傳統的“投幣式手機加油站”共有十幾臺,其中處于開機狀態的不足五臺。
隨后,筆者找到了王先生朋友推薦的“暢充免費充電站”,就在車站的候車大廳內。因為設備比較新,遠遠看去,“暢充免費充電”幾個大字赫然躍入眼中,或者這家公司就是主打免費這個概念吧。移動互聯網時代,免費才能獲取更多用戶關注,這已經是用戶的習慣性思維,也是近年來互聯網思維發展的必然結果。
從“暢充”的設備外觀上看,這些設備更加現代化。不僅整潔干凈,充電口和數據線也是一應俱全,并且還分出了Android和IOS兩種不同的端口,除此之外,使用者還可自行選擇普通充電或者快速充電兩種方式。筆者守候在旁靜靜觀察,多數人會選擇快速充電,每個人的平均充電時間約為10-15分鐘即起身離開。筆者與一位劉姓女士簡單交流得知,在有限的候車時間里,手機已經快速達到超過20%的電量,基本上可以解決應急問題了。依此推算,如果不急于出發,一個小時左右的充電時間,完全能夠解決手機的全程使用問題了。
在一個快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效率會讓許多人做出新的決策。對于便捷的臨時手機充電設備來說,收費的投幣機器已經逐漸淪為了擺設,適應了移動互聯網特色的“暢充免費充電站”給用戶帶來新鮮感的同時,真正解決了終端用戶在便捷、快速手機充電中的痛點。其實這個PK也是一個多余的命題,因為任何一個時代的科技發展,都需要以滿足終端用戶的核心需求為導向。“暢充科技免費充電站”的充電模式,除了快速便捷地滿足用戶應急式需求之外,還能夠向用戶提供豐富的手機應用供用戶選擇,并且是離線獲取不需要耗費手機流量,很好地詮釋了互聯網+充電的未來發展模式。趨勢不需要過多比較,消費者的選擇能夠說明一切。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