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仲景經典醫(yī)書《金匱要略》看六味地黃丸的前世與今生

2016-11-18 09:50:42     來源:     編輯:bj001    

說起《金匱要略》大家并不陌生,它與《傷寒論》同是東漢名醫(yī)張仲景學說的兩個組成部分,后世醫(yī)家整理編次,分別命名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是現代醫(yī)學理論和醫(yī)療技術的基礎,其價值珍貴影響很遠。

《金匱要略》被古今醫(yī)家贊譽為方書之祖、醫(yī)方之經,是治療雜病的典范。總結了東漢以前的豐富診療經驗,書中共收集方劑262首,如金貴腎氣丸、桂枝茯苓丸、大柴胡湯、溫經湯、黃芪建中湯、防己茯苓湯、當歸生姜羊肉湯、半夏厚樸湯、苓桂術甘湯等方,均廣泛地應用于現代臨床,確有較好的療效。因張仲景所記載的方劑具有藥味精煉、配伍嚴密、主治明確的特點,被后世譽為"眾方之祖",或稱之為"經方",張仲景本人也被后人尊稱為“醫(yī)圣”。

大家都知道在張仲景所載方劑中最為經典,被現代人普遍認知的,當屬補腎名方六味地黃丸。但張仲景《金匱要略》中卻沒有明確記載六味地黃丸這一配方。那么六味地黃丸到底和張仲景以及《金匱要略》有什么關系呢?

原因是這樣的,張仲景方劑中的金匱腎氣丸一方,從漢代傳到了宋代,在兒科名醫(yī)錢乙那里得到發(fā)揚光大。他根據多年行醫(yī)經歷,發(fā)現很多孩子因為先天稟賦不足,或者后天營養(yǎng)不足,發(fā)育遲緩,所以,錢乙經過慎重地考慮,并且小心探索,最終發(fā)現,如果將成人常用的補腎方子金匱腎氣丸中的肉桂和附子兩味藥拿掉,則既能保證小孩的補腎效果,又沒有升陽動風動火的擔憂。因此錢乙將金匱腎氣丸減味,只保留了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丹皮六味藥材,稱之為“六味地黃丸”,用于治療小兒發(fā)育不良,囟門遲閉等。所以藥方上有記載的六味地黃丸最早見于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 。

隨著臨床實踐的不斷深入,張仲景的六味地黃丸經方逐漸應用于成人,多用于治療腎陰虛出現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潮熱盜汗,消渴等癥。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六味地黃丸逐漸從兒科淡出,成為滋陰補腎的千古名方。

 

現代人說起腎虛就會想到六味地黃丸,目前市場上六味地黃丸的品類繁多,究竟哪種六味地黃丸哪個牌子最好?那么毋庸置疑當屬仲景牌六味地黃丸品質更佳。

首一,其生產企業(yè)仲景宛西制藥地處張仲景故里南陽,宛藥人始終以繼承和弘揚張仲景中醫(yī)藥文化為己任,受著仲景文化的激勵和鞭策,繼承了張仲景的優(yōu)良行醫(yī)品德。

 

其二,仲景宛西制藥地處伏牛山腹地,這里自古就盛產名貴中藥材,在《本草綱目》記載的一千八百多種中藥材之中,伏牛山就有一千三百二十八種之多,有“天然藥庫”之美譽,尤以山茱萸質佳量多,是不可多得的制藥圣地。

宛西制藥憑借著“天然藥庫”的資源優(yōu)勢,從1998年起按照GAP標準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yè)開發(fā)模式,在西峽建立20萬畝山茱萸基地,并率先通過國家GAP認證驗收,同時仲景宛西制藥還分別在河南的武陟縣、溫縣,湖北省羅田,安徽省銅陵,福建省建甌,建立了地黃、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等5大藥材基地,從源頭上保證了中成藥產品質量的穩(wěn)定提高。目前仲景牌六味地黃丸所用到的六種藥材全部來自GAP藥材基地。

 

其三,仲景宛西制藥有高于國家標準的六味地黃丸制作工藝,保證藥材有效成分的最大保留,濃縮劑型服用方便、易吸收。

從張仲景《金匱要略》方劑中演化而來的“地黃丸”家族龐大,六味地黃丸只是其中之一。很多滋補方都是在它的基礎上,加減化裁而成,比如麥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明目地黃丸等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