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醫慧影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 強化基于影像的智慧醫療

2016-10-31 09:59:08     來源:     編輯:bj001    

10月28日,領先國際的智慧影像平臺“匯醫慧影”正式宣布,已獲得藍馳創投(BlueRunVentures)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此前,匯醫慧影曾獲得水木易德投資的天使基金,依靠清華大學的醫療產業優勢和資源深度布局。本輪融資將進一步強化匯醫慧影在圖像特征深度學習領域的探索,實現高效閱片、精準醫療,打造以智慧影像為核心,響應國家分層醫療政策、匯聚各級醫療資源的智慧醫療新生態。

匯醫慧影的本輪投資機構藍馳創投是一家全球性的風險投資基金,所投項目覆蓋醫療健康,互聯網金融,企業服務/大數據等領域,在醫療健康領域投資了春雨,杏樹林等著名企業。藍馳創投的合伙人陳維廣表示 :“ 我們一直看好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醫療等行業帶來的深刻變化,相信以醫學影像為切入點的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或將率先在商業化模式上實現突破。” 藍馳的投資總監葉丹認為“ 首先,我們認為醫療圖像的人工智能識別可能是AI技術最容易落地的場景之一,而圍繞醫療影像有關的設備,膠片,閱片服務等是一個巨大的千億級市場,在調研慧影項目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基層醫院都配備了昂貴先進的影像設備,而專業的影像科醫生卻極為稀缺。慧影世界級的醫療影像識別技術和平臺上近千名的專業醫生能夠幫助改善基層醫院的診斷質量,提高患者的就診體驗,并推動國家對分級診療和第三方影像服務的最新政策落地。其次,慧影的團隊在醫療影像AI識別領域有10多年的專業經驗,和豐富的運營服務經驗,是我們在這個領域見過的團隊中對醫療的本質理解最深刻,也是最重視“運營”和“落地”的,這些都會幫助到現有醫療體系中的各方更好地服務患者。

如今,各種影像檢查已成為臨床醫師做出診斷及后續診療措施的重要依據,患者尋訪不同醫院的不同醫師,需要攜帶既往的各類膠片,既不便攜也不方便使用,一旦丟失,將面臨重復拍片或早期數據清零的情況,而對于病理發展的評估,早期的數據又及其重要。因此,膠片電子化是智慧醫療的第一步,匯醫慧影讓基于影像的遠程會診、移動醫療變成可能。

匯醫慧影成立于2015年3月,公司創始人&CEO柴象飛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在全球頂尖機構從事多年醫學影像科研。作為診斷的重要依據,在美國,已經不存在傳統的膠片,影像結果全部電子化。醫院和醫院之間,醫院和病人之間,均通過原片的電子膠片實現醫療診斷。

當我國公民尋求海外就醫或者跨區域診療時,第一道障礙就是電子膠片。電子膠片并非是實物膠片的“掃描件”,而是在檢查過程中的原始數據(DICOM原始電子膠片)。根據相關規定醫院需要保留患者的影像資料15年。15年龐大數據量對醫療機構帶來不小的壓力,但15年的保存對患者來說并不足夠長。并且,這些數據并不能開放給患者本人,當需要拿到這些數據提供給其他醫療機構時,需要層層周折。這樣的現狀如今得以改善,柴象飛將國外20余年的成熟經驗帶入國內,通過構建匯醫慧影智慧影像云平臺,患者的影像資源得以永久保存,并有針對性的授權給會診醫師及患者本人,也為全球醫療一體化打下基礎。

近期,匯醫慧影正式對外發布全新Nova 3·0智慧影像云平臺,該平臺經過全新的打造升級,可實現單服務器每秒300用戶高并發訪問,端到端全程數據加密處理,攜手賽門鐵克確保網絡數據安全。整體影像云平臺的安全升級,為進一步線上第三方影像中心和數字智能膠片的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匯醫慧影影像云平臺提供了結構化報告以及計算機輔助診斷功能,可幫助基層醫院提高效率,降低誤診率。臨床醫生大多數只參考影像報告而非直接看膠片,影像結果依賴于放射科醫生出具的專業報告。我國優秀的影像科醫生資源的極度缺失,頂級的影像醫生資源集中在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基層醫院的誤診率達到了30%。類似的境遇在美國同樣上演,研究表明,美國醫學影像數據年增長率為63%,而放射科醫生數量年增長率僅為2%。借助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彌補缺口。

匯醫慧影依托清華大學海峽研究院大數據中心相關資源,在影像圖形深度學習領域不斷投入。柴象飛談到:匯醫慧影一直持續投入,加大了大規模GPU集群的計算性能來加快算法的參數調優和性能提升。未來,匯醫慧影會陸續發布頸動脈狹窄、腦部核磁、食道癌檢測以及腦梗塞等疾病的自動檢測功能,為提高影像診斷準確率,降低誤診率做出突破性的貢獻。同時,更有效的將醫療影像和心血管、腫瘤等病種的診斷、治療相聯系、從而產生更大的價值。

目前,匯醫慧影發揮自身國際化學術背景的優勢,有效結合美國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荷蘭癌癥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優勢,打造了一支集醫學影像圖像識別、應用數學、計算機卷積神經網絡等跨學科的人才團隊。匯醫慧影創始團隊還具備跨界的基因,實現了創業團隊的優勢互補。另一位合伙人郭娜畢業于清華大學,現為清華大學企業家協會青年會員。郭娜此前曾供職中國電信,長期與微軟、亞馬遜、google、Apple、思科等國際互聯網公司深入合作,并完成了國際IT行業云計算業務落地中國的一系列重大項目,具有豐富的市場銷售管理經驗,確保了創始團隊具備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跨界資源優勢。匯醫慧影的市場銷售團隊由奧美咨詢、北大國際、GE、西門子和銳柯等公司請到的精英組成,提供有品質、有溫度、有故事的產品體驗,讓技術真正服務于人、真正尊重人的價值和體驗。一年的時間,匯醫慧影打造共贏生態圈,持續接入近400家醫療機構、其中有北醫三院、北京腫瘤醫院等數十家三甲醫院和一系列高端連鎖醫療機構等。在生態鏈維度,匯醫慧影發揮充分整合資源、優勢共贏的原則,和泰康人壽、百度醫生、Intel、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阿里云公司、九州通健康以及醫療、IT、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多個維度的優秀公司和團隊一起戰略合作、相互支持、共同成長。

未來匯醫慧影將不斷強化基于影像的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研究,為醫療行業發展貢獻力量,柴象飛表示,2016年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元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老齡化趨勢加劇以及收入水平提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以第三方醫學影像為切入,醫學影像線上、線下服務帶動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機會已經打開,從最基本的切實問題入手,匯醫慧影希望一直以持續的創新、有品質的服務和不忘初心的創業精神持續前進。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