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糖”色變似乎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不規律,種種都導致中國成為糖尿病大國。最新統計,中國確診患者1.2億,高危人群高達5億,血糖的監測變得越來越重要。“防控結合、重在預防”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因其病發無知覺而成為預防的難題。糖尿病的特征是血糖持續偏高,但鮮有人知其病因卻是糖代謝紊亂,只要能即時知曉糖代謝狀況,便能對糖尿病進行有效預防。糖代謝究竟是什么?對于人體來說有多重要?
糖代謝究竟是什么
糖代謝就是指的人體細胞對糖的代謝過程,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是身體中糖的主要來源,被人體攝入經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后,經血液運輸到各組織細胞進行合成代謝(合成糖原)和分解代謝(氧化分解供給細胞能量)的過程稱為糖代謝。對人體而言,糖代謝反應了人體對糖類的代謝能力,糖代謝的核心就是“維持血液中葡萄糖濃度的平衡”,如果人體的糖代謝出現異常,則會導致血糖濃度出現異常。
而所有的慢性疾病的根源也都是細胞代謝異常的結果,糖代謝異常包括糖耐量異常(IGT)和空腹血糖受損( IFG)兩種情況,通俗的講就是空腹血糖偏高和餐后血糖偏高,而這個過程也被稱為糖尿病前期,說明血糖已經不是正常范圍了,但還沒達到糖尿病的標準,這時候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是很有效果,如果再發展下去就可能是糖尿病了。
因此,糖尿病的根源就是細胞的糖代謝障礙,糖代謝出現障礙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血糖濃度長期偏高就是糖尿病,也可以說,糖尿病是身體長期糖代謝紊亂的最終病變結果。
糖代謝是身體病變的警鐘
身體的病變都是會有一個過程的,但這個過程卻非常“隱蔽”,身體癥狀并不明顯,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張帆表示,我國每五個成年人就有一個糖代謝異常。但值得注意的是,糖代謝異常并不代表就患有糖尿病,糖代謝就像是一個預知器一樣,提醒你身體所面臨的危機,這個時期,只要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并控制飲食,是完全可以有效避免糖尿病發生。
與此同時,而除了糖尿病之外,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從正常糖代謝到糖代謝節異常再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逐漸加強。大量研究已顯示出,糖代謝異常者在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升高。
如此看來,心臟病以及糖尿病這兩大“慢性病殺手”與糖代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糖代謝異常是身體即將受損出現病變的警鐘。
因此,充分重視糖代謝異常的監測,并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干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緩甚至避免糖尿病的發生,并有效預防心血管事件,可以說,重視,糖代謝的日常監測,早期發現糖代謝異常,關注負荷后高血糖,對于慢性病的控制與預防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糖代謝監測中國走在前面
既然糖代謝這么重要,為什么很少有人日常監測糖代謝?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傳統檢查糖代謝的過程非常不便。
目前對于糖代謝的檢查需要通過抽血方式進行血糖、糖耐量試驗、胰島素釋放試驗、糖化血紅蛋白等項目的檢測,不過近日,據歐洲郵政公報報道,中國已成功破壁無創糖代謝監測技術壁壘,研究出一種新型的體表無破損測量方式,對人體當前的糖代謝率進行實時監測。
報道中提到:這種無創糖代謝監測技術的根本在于對“糖代謝率”的測量,利用高精密的傳感器,通過測量人體代謝熱、血液流速、血氧飽和度等參數,結合算法即可得到糖代謝率數據。
而相關專家提示,糖代謝儀與傳統血糖儀,在測量方式及維度上是不同的,糖代謝儀測量的是單位時間、人體單位表面積產生的能量,血糖儀測量的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因此,糖代謝儀主要用于糖代謝變化趨勢的日常管理監測,血糖儀主要用于趨勢中重要節點的控制,兩者結合才能更高效的實現糖代謝的全面監測。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