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中醫用藥如神,而在我們身邊,也的確有一批人,他們既不是所謂的“專家”,也不是“學者”,他們生活在底層,“藏”在街頭巷尾,他們個個“身懷絕技”,一出手就為老百姓解決了大問題。他們是來自于民間,造福于民的“草根”中醫。
近日,筆者就探訪到一位這樣的民間中醫——郭維甫,并將郭維甫對骨病的獨到見解記錄成文,與廣大讀者一同分享——
走近“治骨名醫”郭維甫和他的家傳秘術
2009年,中央八套播出了一部電視連續劇《大國醫》。《大國醫》以洛陽郭氏中醫正骨傳奇為藍本,講述了女中醫的傳奇故事。事實上,郭氏平樂正骨已有二百余年行醫史,清代時醫過慈禧太后,德高醫精,聞名遐邇。
平樂郭氏正骨行醫二百多年,傳承八代,英才輩出。僅新中國成立以來,郭家大院里就走出了“一代宗師”高云峰、“中華骨魂”郭春園、“正骨泰斗”郭宗正、“正骨圣手”郭維甫等一大批出類拔萃的正骨名家,其中,郭維甫是郭氏正骨目前唯一在世的第六代傳承人。郭維甫的父親是一代名醫郭燦若,平樂郭氏正骨第五代傳人,電視劇《大國醫》中男主角郭一山原型。郭維甫的母親高云峰亦是洛陽平樂郭氏正骨第五代傳人,電視劇《大國醫》中女主角云鶴鳴原型。
郭維甫由母親高云峰親傳洛陽平樂郭氏正骨醫術、秘方,作為中醫世家子弟,他從小耳濡目染,深諳平樂郭氏正骨之精髓,不僅孜孜不倦,而且謙遜向賢;不僅博覽群書,而且虛懷若谷、善學他人長處。且能融會貫通,因此自然在醫術上突飛猛進,不到三十歲就醫名遠播,并在正骨方面有其獨到的見解和方法。郭維甫以其精湛的治骨醫術,療傷治骨藥到病除,在洛陽聲名顯赫。
在醫德方面,郭維甫從小立志為百姓解除骨病痛苦,并將郭氏正骨發揚光大作為其畢生追求。郭維甫為人倔強,不忘祖訓,治骨病不分貴賤。面對平民百姓,哪怕身無分文,他都親自診治。為了更好的服務患者,讓因病致貧的百姓看得起病,用得起藥,郭維甫當街設置膏藥作坊,懸壺濟世,分文不取,凡被救治的骨病百姓,在郭家老鋪門口跪倒一片,稱郭維甫為再生父母。
雖然已傳承六代的郭氏正骨秘術一直以來都備受百姓的贊譽,但郭維甫并不滿足,立志要把郭氏正骨秘術制成膏劑。這樣不僅能加強藥效,使用起來也會更加方便。因此郭維甫特別在醫館之外搭起茶棚,效法聊齋先生,白天為被骨病所困的患者免費診治,以驗證療效。通過望、聞、問、切之后,細心記錄。晚上,反復研究筆記,仔細斟酌推敲,以使組方更加完美。經過將近一年的摸索,終于研制出辨證精確、配伍嚴謹的膏方——郭祖紅方痛可貼。
郭維甫以百姓疾苦為自己疾苦的仁心厚德,對醫術永無止境的追求與探索,由此可見一斑。
民間高手郭維甫治骨病有三“怪”
筆者按照地址,七彎八拐的找到了郭維甫,剛走進大門,就看見滿屋烏壓壓求診的人。一聽筆者要采訪郭大夫,大家便打開了話匣子:“我們全家都找郭大夫看過病,他搬到哪兒我跟到哪兒。”“前年我關節炎犯了,郭大夫給我熬了熱敷,不出三天就好了!”只要是說到郭維甫,大家都有“點”不完的贊。
夸郭維甫的人雖多,但他看病卻有個三“怪”。
排隊候診的人說:“郭大夫跟別的醫生可不一樣,他第一是規矩怪,一天就看十個人,多一個也不看;第二是選材怪,選擇地道藥材入藥,不到年份的藥材寧可不用;第三是手法怪,打個比方,你說關節疼,他偏要給你治腳,而且管保一治就好!”
好家伙,還沒見到真人,就先聽到這么多傳說,這個郭維甫,到底是個什么樣?
等筆者終于見到了已過古稀之年的郭維甫老先生,跟他談起病號說他“怪”,郭老先生笑著說:“不是我怪,是我現在年齡大了,精力有限,每天看十位患者,才能保證療效,而且在場的人不懂醫理,看著我給治幾下就好了,覺得不可思議。其實我的那幾下子,還不都是咱們中醫的法子嗎?都說骨病難治,那是沒研究透。骨病無非就是解決外部疼痛和調理根源這么兩個方面,郭氏正骨講究的就是活學活用”。
郭老先生說來簡單,但真要治起病來,沒有個金剛鉆,可真不敢攬“活用”的瓷器活。
有個關節炎的病號,關節里還長了增生,像包著個大鋼針,疼得不敢走路,膝蓋還有積液,腫了老大。因為抽過好幾次積液,不敢再抽了,就排隊等了三天,看郭大夫能有什么好辦法。
郭維甫了解了他的癥狀,摸骨、診脈一番下來,卻先不開藥,而是拿出一個小白包,給他敷在膝蓋上,點了火。這個治法把患者嚇個夠嗆,當場大喊起來。郭維甫說,別害怕,燒不著你,先忍20分鐘,然后就知道我是害你還是幫你。
20分鐘后,火滅了,病號一看膝蓋,還真小了一圈,積液少了,關節也能打彎了。他高興之余還有迷惑:“郭大夫,這膝蓋上點了火,除了覺得熱乎乎的,也不疼不難受,怎么能當場就消腫呢?”
郭老先生分析道:“膝蓋里有積液,這是典型的濕邪在搗鬼,我在膝蓋上點火,這叫“蒸骨”,用高溫把蒸骨包里的藥性帶入膝蓋,可消腫止疼,膝蓋里的積液隨著高溫被蒸出來,當場就見效,你看膝蓋濕漉漉的。多蒸幾次骨,骨刺的尖端就能被化掉,以后走路就不會受影響。這個辦法我用了幾十年,心里有數,安全性不用擔心。 ”
這病號又問:“那是不是點這把火就治好了?”郭維甫搖頭:“當然不是。蒸骨見效快,但主要治表面,我還得治你關節炎的根,讓骨刺以后不再長,這就得靠郭祖紅方痛可貼了。”郭組紅方的貼敷感覺是:整體先涼后熱,20分鐘見效,持續發涼20分鐘然后發熱1-3個小時(各患者貼敷感覺、位置不同表現不同)。發涼時區患者首先感覺冰涼、舒適,其次刺激病癥部分達到鎮痛效果。發熱時區能使患處快速止痛,并對患處活血化瘀,打通血脈從而使中藥成分快速有效吸收,最終達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止痛長期治療之效果。郭大夫一邊用藥,一邊配合做蒸骨治療,沒出倆月,這位患者就徹底康復了。
后來,這位患者的兒子見老父親用郭祖紅方痛可貼治好了關節炎,效果還這么好,就咨詢次方的來歷和意義,郭大夫說中國洛陽正骨名譽全國,平樂郭氏正骨源遠流傳。“郭祖”意指平樂郭氏200多年行醫祖人,“紅方”意指經典配方、好藥方,“郭祖紅方”意義為洛陽平樂郭氏正骨200多年中醫骨傷行醫的祖人傳承治療骨病的經典配方,直接體現洛陽郭氏正骨文化底蘊。
采訪始終,郭維甫大夫以百姓疾苦為自己疾苦的仁心厚德,對醫術永無止境的追求與探索,在當地和醫學領域也取得了極高的聲望和諸多的榮譽,洛陽正骨也在郭大夫的手中繼續發揚光大,這也是我們廣大老百姓的福氣和期望。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