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金所:8員工已出來 業內:嚴查利于行業

2015-09-10 11:04:35     來源:     編輯:    

  備受互聯網金融行業關注的融金所高管被查事件有了新的進展。昨日(9月9日),有消息稱,8日,“協助調查”的8名融金所人員“已經出來”。

  昨日晚間,融金所相關人士表示,協助調查的8名員工的確“已經出來了”,并稱晚間會有相關公告,但截至21:50記者發稿時,公告尚未發出。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近期警方在加大對包括互聯網金融平臺在內的金融領域的排查活動,被查的不只是融金所一家,而近期的一系列事件,也讓行業更加關注和注重規范的問題。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警方提早調查規范,長期來看,對整個網貸行業是好事。

  業內:已有多家平臺被查

  9月7日,有消息稱,深圳經偵大隊調查P2P平臺融金所,融金所18人因此被帶走調查。消息一出,立即引發業內和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9月8日,融金所發布公告稱,截至當日中午12點,7日協助調查的18名員工,已有10位陸續回到崗位,另外8名正在全力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工作。

  昨日,融金所高管被查事件再傳出新消息。當日,《新快報》報道稱,融金所8名工作人員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刑拘。

  根據官網資料,9月9日,融金所平臺仍然在正常“發標”,截至當日18:30分,當日成交843萬元,而前一日成交1187萬元。

  多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最近一段時間,深圳警方加大對金融領域的排查活動,并不是融金所一家被查。

  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深圳經偵大隊在近期開戰了一系列排查活動,不只是融金所,還有多家平臺都被排查。

  根據公開信息,近期深圳有多起P2P平臺被查事件。除國湘資本外,深圳警方此前已經通報了多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7~8月間,通報數量就超過了10起。

  比如,深圳市公安局7月22日通報稱,“近日,寶安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在對涉及深圳的P2P網貸平臺進行摸底調查時,發現深圳市一家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遂立即聯合沙井派出所展開核查。”

  根據通報信息,該信息服務公司通過P2P網貸平臺已吸納約1200人進行投資和放貸業務,涉案金額高達7000余萬元。當日,還通報了另外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案件。

  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表示,其實此前深圳已有好多家平臺被查,只是平臺較小,而且互聯網金融平臺本來每天都有倒閉的,所以并沒有引起大家關注,融金所是比較大的平臺,所以關注度自然較高。

  事實上,相關監管部門一直對金融領域的風險較為關注。有接近上海經偵的人士透露,上海一直在配合公安部非吸案專項行動的梳理工作。

  今年4月,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召開,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楊玉柱提到,要高度關注一些重點領域風險情況,其中包括投資理財和P2P網絡借貸等,并且表示于6月至8月開展全國非法集資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對一些重點領域非法集資問題進行集中整治。

  此后,諸如北京、上海等地開展了打擊非法集資專項整治行動。

  調查規范是行業利好

  針對融金所高管被查一事,多位互聯網金融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事在P2P行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一位P2P平臺高管稱,行業受到很大震動,目前平臺也在加強內部管理和規范。

  深圳地區另外一家平臺高管也表示,目前,大多數平臺確實都還沒有完全規范,但現在突然收緊,確實會對行業帶來沖擊。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融金所事件在行業關注度很高,而且不知道判斷標準是什么,所以業內才會有些恐慌。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嚴查確實也能夠讓行業更加規范。

  曾光認為,互聯網金融行業需要規范,以前是一種野蠻生長,雜草叢生的狀態,給投資人和平臺自身經營都造成不好的影響,警方提早調查規范,長期來看是一個好事情。

  (每經記者史青偉對本文亦有貢獻)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