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三沙邊防派出所民警陳書平:
帶來歡樂和諧的“咱厝人”
人物檔案:
陳書平,現為霞浦縣三沙邊防派出所正連職干事。自擔任三沃村民警村官以來,他以“騎行警務”工作模式為載體,堅持進百家門、認百家人、知百家情、解百家難。
為民修路解難題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9月22日訊 從所里到三沃村,2.35公里的車程,832個階梯,1輛自行車,1個挎包,陳書平每天要騎著自行車來回于這個坐落于陡坡的漁村。時間長了,轄區群眾已經習慣于“有事找小陳”了。
為方便群眾,陳書平的手機都是24小時開通。一旦接到群眾報警,他就會騎著自行車在10分鐘之內到達村里任何一個角落。
陳書平(左二)深入轄區開展宣傳教育
以前,三沃村僅有一條4米多寬的泥路與外界接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了村民揮之不去的陰影。陳書平了解情況后,多次深入走訪群眾,探訪民意,查看路況,并專題向黨委、政府匯報,多方努力協調籌集資金與村民修整路面,使村口至村委樓的1.2公里道路得以平整加寬。村民們從此告別了行路難。
十年誤會一朝解
在今年臺風“蘇迪羅”期間,陳書平堅守在防臺抗汛一線,先后安全轉移養殖戶、漁船民、低洼地帶群眾200多人次,幫忙加固漁船、漁排50余艘,規勸船只回港避風400余艘,加固漁排網箱530多個,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320萬余元。
今年3月份,蔡某與邱某兩名老人發生口角,致使蔡某受傷住院。陳書平得知后,立即開始調查。經過幾日來的連續走訪、調查,得知蔡某與邱某30年前是好朋友,雙方因為一個煤氣罐造成誤會,致使10年未打過招呼。他將蔡某、邱某聚在一起,聊起了那場誤會。原來,當時的煤氣罐在雙方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一名船老大帶回自家使用,才造成了持續10年的誤會。誤會解開了,老人家淚流滿面地說道:“陳警官,謝謝您,您真是我們三沃村的咱厝人啊!”
“單車110”保民安
三沃村治安形勢嚴峻,全村3400多人,居住集中,吸毒前科人員較多,村民法律意識相對淡薄,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及侵財性案件時有發生。陳書平立足轄區實際,研究制定了一套適合轄區特點的“單車110”,有效克服了轄區治安熱點問題。
2015年初,他積極發動三沃村干部和群眾組成“騎行護村隊”,充分利用“單車110”靈活的優勢,開展轄區巡邏和排查工作,共查獲各類案件6起,其中行政案件4起、治安案件2起,實現治安案件查破率100%、無刑事案件的良好成效。
從警6年來,陳書平帶著微笑幫民困、解民憂、助民富,將歡樂和諧帶到了三沃村的家家戶戶,詮釋了愛民固邊的真正含義。
(陳源強)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