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安機關不斷推進便民服務新模式

2015-09-21 10:52:27     來源:     編輯:    

 “互聯網+”思維

  將服務從窗口延伸到群眾手中

  海峽風9月21日訊 對怕麻煩的張先生來說,登錄網上辦事大廳辦理處理罰單為他省了不少時間;對身在海外的張女士來說,公安微信網上辦事平臺讓她完成了多年未給兒子辦理戶籍的心愿;而對女大學生小靜來說,她關注的公安微信足以讓她放心搭夜車……近年來,我省用什么樣的法子將便捷服務從公安窗口走進群眾的心坎?如何將“為人民服務”從一句響亮的口號變為一聲由衷的贊揚?我省公安機關給出的妙招是與時俱進,將“互聯網+”的創新思路與便民服務掛鉤,不斷優化和拓展便民服務的形式和內容,將便捷服務從公安窗口延伸到群眾手中。
  網上辦事大廳
  讓數據多跑腿
  早已習慣網上辦事大廳便利的福州市民張先生談起“互聯網數據辦事”,毫不吝嗇夸贊之詞,“以前去繳納交通違章罰款要請假、要排隊,還要在銀行和公安窗口之間來回跑!怪麻煩的!現在只要打開電腦,點一下鼠標,既省時間又省精力,這么便捷的服務必須給贊啊!”
  據了解,僅僅是張先生所辦理的交通違章罰款這一業務,福建公安網上辦事大廳日均辦理量就超過1.2萬件。
  福建公安網上辦事大廳可以說是我省推行“互聯網+”服務思維的首個拳頭產品。從2011年底上線運行至今,福建公安網上辦事大廳已經逐漸成長為內容涵蓋戶政、治安、出入境、交通、消防等10個方面與民生密切相關的辦事項目,便民便企辦事項目94項,查詢項目8項、短信主動告知項目61項的成熟的服務平臺。
  辦事大廳的便捷高效被大多數群眾認可,據省公安廳的相關數據顯示,開通以來,網上辦事大廳已辦結群眾業務申請逾千萬件。截至8月25日,網上辦事大廳今年已受理并辦結群眾網上辦事申請307萬余件,通過省公安廳12110短信服務平臺向群眾發送告知短信503萬余條,接受群眾辦事查詢業務2356萬余人次。
  目前,全省所有市、縣公安機關均開通了統一規范的公眾服務網站,并實現了與省公安廳網上辦事大廳的無縫對接。
  指尖辦事平臺
  讓群眾少跑腿
  8月20日,泰寧縣的張女士終于為兒子領到了期盼已久的戶口本。“這三年我在新加坡打工,兒子的落戶問題一直搞不定,太鬧心了!”張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初,有朋友告訴她,“福建治安便民”微信可以網上辦事。于是張女士按照要求向微信平臺發送了戶口申報材料的照片,回國后到公安窗口核實了材料,前后只用了一個星期,她兒子就順利落戶了。時代在變,載體在變,快速便捷卻始終是我省公安機關為民服務所不斷追求的目標。
  近年來,微信逐漸侵占著短信、電話、QQ等通訊工具的市場份額,成為人們最常用的通訊工具大咖之一。龐大的微信平臺用戶量,給了我省公安機關一個新啟發,何不利用微信為民辦事,來進一步拓展便民服務呢?
  這兩年來我省公安機關不僅開通了“福建交警微發布”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福建治安便民”微信平臺也同時上線運行。從此,群眾要辦理國內出生落戶、出生日期更正、姓名變更等項目,都可以通過手機微信搞定。而預約辦證、往來港澳旅游(探親)簽注申請、辦證進度查詢、公民身份核查進度查詢等業務,則可以選擇“福建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微信平臺”辦理。
  微信辦事平臺可以說是對傳統辦事流程的創新和顛覆,據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看似簡單的剝離,卻徹底解決了原來網上走審批、網下送材料的問題,真正實現“指尖辦事”,讓群眾少跑腿。
  便民功能完善
  滿足群眾需求
  便民為民的精髓是什么?通俗地說,就是以最省時高效的方式把服務做到群眾最需求的點上。
  今年初,多起女性搭乘陌生車輛失聯事件連續見諸報端,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關注。“福建治安便民”微信平臺立即推出了“搭(乘)車人員自主備案平臺”,通過該系統,乘車人可以在乘車時將所搭乘車輛的車輛信息及行車位置等即時上報至警方后臺備案并分享到朋友圈,最大限度震懾了犯罪。如真的發生意外,全國警方均可在公安網上便捷查看乘車人申報的備案信息。該功能一經推出,立刻受到廣大網友的熱捧。據了解,此項貼心且充滿人情味的功能在全國尚屬首創。
  今年2月,在原有的便民服務基礎上,“福建治安便民”正式推出第二批共11項“指尖辦事”項目,其中戶政10項、治安1項,戶政部分基本囊括了所有常用審批項目,治安部分將原來民爆物品購買許可申請和運輸許可申請兩個辦事項目有效整合,一次同時審批辦結。
  與此同時,“福建交警微信平臺”還正準備把違法查詢、違法通知、繳納罰款、預約驗車、路況播報等各項便民服務全面納入微信平臺,進一步拓展網絡民生警務的內涵和空間。
 

  “以前一直覺得為民服務是個遙不可及的口號,可是你看,現在有了‘福建治安便民’,我不怕搭夜車。這感覺,就像警察蜀黍在身邊保護著我。其實說白了,我們希望的為民服務,就是要像這樣人性化,時刻保持著改變和創新的勁兒!”女大學生小靜談起對“為民服務”的理解,笑聲爽朗。

  (記者 周敏 通訊員 鄭明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