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9日電 (陳伊昕)第24場中央公車拍賣9日上午落槌。經歷一個多月的“休整”再開槌,這次的中央公車拍賣相較此前5、6月份而言,可謂迎來一個“小高潮”。本場拍賣會共有101輛公車上拍,僅流拍1輛。拍出的100輛公車,總起拍價249.5萬元,總成交價495.5萬元,溢價率接近98.6%。
——老主人“回購”進口越野車
當日,有近150人辦理了競買手續,雖然只達到競買人數限制的四分之一,但拍賣場內外都站滿了人。
在開槌不久,就有買家以23萬元的價格拍下6號拍品:一輛進口的豐田霸道越野車。
“這輛車以前是我開的”,這位男性買家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參加中央公車拍賣,這次出手是因為車輛在原單位時即由自己駕駛,對車輛也有感情。
記者注意到,這位買家還曾對同屬進口越野車的2號拍品頻繁舉牌,最終與之失之交臂。該男子表示,“那輛車以前也是我開的”。但他并未透露更多的情況。
——流拍車復拍“逆襲”
根據拍賣清單,本次拍賣最低起拍價為8000元,共有39輛車的起拍價低于1萬元,主要集中在別克、奇瑞、中華、桑塔納和帕薩特。在當日的拍賣現場,部分起拍價低于萬元的汽車拍出了兩三萬元的價格。
為了給家人添置座駕,李女士已經第三次參加中央公車拍賣。她告訴記者,“這次有很多八九千元起拍的車,很吸引人,但我參加5、6月份的中央公車拍賣時,感覺中華、奇瑞都沒人要,這次這些車起拍價變低了,但沒想到成交價比以往都高。”
記者注意到,在以往拍賣中,奇瑞、中華等品牌公車多以原價或高于起拍價幾千元的價格成交。但在這次拍賣中,部分該類品牌汽車的競價結果并不低。比如,42號拍品奇瑞轎車以1.5萬元起拍,以3.05萬元成交;82號拍品中華轎車以9000元起拍,以3.4萬元成交。
——二手車商也“嫌貴”
本場的“標王”為一輛35萬元起拍的豐田陸巡,它被陳先生以42.6萬元的價格拍下。陳先生稱自己本身是做二手車生意的,這已經是他第10次參加中央公車拍賣,此番出手拍車是出于對這款車的喜愛,拍下是給自己用。但陳先生認為,中央公車拍賣當前并非“降溫”,車輛的成交價格反倒越來越高。
按照陳先生的感覺,“來這里參加拍賣的90%是經營二手車的,真正自己使用的恐怕不及10%,這些人都是熟面孔”。
陳先生認為,“中央公車拍賣之前的熱度沒起來,大家以為有便宜可占,但慢慢形成規模以后,一到中央公車大家就過來看,再買回來”。如此一來,競價環節就變得更激烈。
記者在現場還采訪到另外兩位自稱從事二手車拍賣的競價者,他們也表示,本場的舉牌競爭激烈,自己拍下的車比較貴。其中一些公車到了自己的競價上限,這時他們也不得不退出舉牌。
釋疑:溢價率為啥這么高?
據中新網記者統計,9日的中央公車拍賣是繼6月13日拍賣會創造68.94%的溢價率后的又一次“小高潮”。在已經舉辦的24場中央公車拍賣中,早先的2月1日、3月18日和3月28日三場的溢價率均超過100%,而在近期6、7月份的6場拍賣中,有4場拍賣的溢價率維持在30%左右。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每場拍賣的車型、車況都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從某一場拍賣的情況來判定公車拍賣的整體趨勢。此外,本次拍賣的總起拍價為249.5萬元,在迄今為止的中央公車拍賣中并不算高。在24場拍賣中,有18場的總起拍價高于300萬元。
對于本場拍賣的高溢價率,北京北汽鵬龍機動車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濤對中新網記者分析,一是本輪中央公車拍賣漸近尾聲,本場出現的車型較多,因而受眾較廣;二是中央公車拍賣在8月份暫停一個月,可能積累了一定的市場需求;三是此前場次的流拍車輛經過了重新評估,這次調低了起拍價,增加了吸引力;四是最近天氣較涼快,增加了人們出門看車的意愿。
至此,24場中央公車拍賣的總成交額超過1.39億元,共成交2404輛公車。按照中央本級取消的3184輛車計算,目前尚余約四分之一的公車待拍。根據三家拍賣機構的說法,9月份中央公車拍賣目前只安排了9日這一場。由于新的車輛尚在評估環節,后續拍賣的具體時間尚不確定。(完)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