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臺教師職稱改革最嚴新規 喚社會感念師恩

2015-09-10 10:38:19     來源:     編輯:    

  中新社上海9月9日電 (記者 陳靜)每年的“教師節”之際,要或不要給孩子的老師獻上“敬意”都是令寶爸寶媽們備感糾結的話題。

  上海市教委9日表示,今后,“師德"將成為上海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核心,并將執行“三個最嚴”:最嚴規范、最嚴檢查、最嚴懲戒。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違規收受學生和家長禮品禮金等將成為教育部門嚴禁的行為;在職務評聘中,將對教師施行師德一票否決制。

  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社會調查中心新近公布的一份有關上海中小學教師師德問題的調查報告顯示,超過10%受訪家庭有過給教師送禮經歷,約一成學生和家長對教師師德持負面評價。該項調查基于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于2015年上半年,對上海全市17個區縣、15000名中小學生和3000名學生家長開展的問卷調查結果得出。

  據悉,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是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上海市教委方面表示,在本次改革中,該部門將抓住師德這一核心,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注重師德修養,嚴格貫徹落實教育部《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等文件精神,加大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強其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樂于奉獻的職業精神,穩固教師職業道德根基。

  此間教育部門特別明確,在正高級教師評聘工作中,將始終堅持師德為先,對于有償補課、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零容忍”。

  在第3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修繕后的上海尊師重教紀念碑9日正式揭幕面世,希望以此喚起全社會感念師恩的集體記憶,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據悉,由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出資建造的尊師重教紀念碑于1995年落成,同時修建的還有碑側的“捐贈墻”,上面鐫刻著向教育基金會進行慷慨捐贈的愛心企業的名稱和愛心人士的姓名。據介紹,今年,該基金會對上述碑墻進行修繕并鐫刻新一批捐資助教的愛心企業和人士的名字,表達對捐贈者由衷的敬意和謝忱。

  90歲高齡的著名指揮家曹鵬作為捐贈者代表在揭幕現場發言。他說,捐贈有價,但教育無價。

  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是經上海市民政局批準,于1993年正式成立的公募基金會。自當年9月至2014年12月底,該基金會共募集資金(含實物折算)5.56億元人民幣,累計增值收入4.62億元,資助總額達6.63億元。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