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金所被查新增P2P或減少 業內稱P2P經營成本可能抬高

2015-09-10 11:04:50     來源:     編輯:    

  業內人士分析稱P2P的經營成本可能抬高

  廣州日報訊(記者潘彧)多個媒體援引市場消息稱,9月7日上午,深圳經偵大隊調查深圳P2P網貸平臺融金所,融金所總裁張東波、副總裁劉豐磊、總經理孟楚來等18人因涉嫌自融(非法集資)被帶走。融金所當晚發布公告,稱經偵大隊到訪集團總部例行常規檢查。昨日,融金所再發布公告,截至8日中午12時,協助調查的18位工作人員已有10位陸續回到崗位,另外8位正在全力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工作,事情還未明確定性。

  融金所:

  仍有8名員工未回工作崗位

  據多個公眾微信號爆料,9月7日上午,深圳經偵大隊進駐P2P平臺融金所,融金所總裁張東波、副總裁劉豐磊、總經理孟楚來等18人因涉嫌自融(非法集資)被帶走,董事長孫明達目前行蹤不明。

  昨日,融金所發表公告稱,融金所一直合規合法經營,目前公司各項業務正常運營,線上平臺正常回款、正常提現,線下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開展中。

  公告表示,截至8日中午12時,7日協助調查的18位工作人員,已有10位陸續回到崗位,其中包括融金所副總裁姚穎暉,另外8位工作人員正在全力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工作,事情還未明確定性,如有進展,將及時公告通知。

  融金所一位高層向記者確認了這一消息。并表示,目前未回到崗位的8位工作人員中有高管,也有普通的辦事人員,雖然有部分投資者來了解情況,但融金所暫時還未出現擠兌的現象。

  融金所是深圳市融金所資本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一家獨立運營的P2P平臺,2013年5月上線,目前全國共有31家分公司,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平臺成交量達到2638.22萬元,在全國平臺排在22位,平均利率15.66%。

  業內:

  融金所或涉“虛假標的”

  “融金所確實有發虛假標的,據說達到他們整體營業額的四分之一。” 一位深圳P2P行業資深人士透露。

  其表示,此次深圳總共有兩家P2P被查,除了融金所,還有位于龍崗的國湘資本。

  該人士稱,四分之一這個比例在行業內并沒有特別大,“虛假標的和資金池,整個P2P行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沒有資金池是極個別的,純中介平臺很難搞。”

  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潘鑒明則透露:“融金所的模式事實上不會有太大問題,如果真的是四分之一的虛假標的,在行業內也不算特別高,企業提現也一直正常。”

  記者從業內多位人士處了解到,融金所最終被立案的可能性“比較高”,而深圳將開展一場大規模的針對P2P行業的檢查,除了融金所,可能還將有多家P2P平臺協助調查。

  業內觀點

  未來行業將被凈化

  新增平臺數量將減少

  據網貸之家最新數據,今年8月,新上線P2P平臺數量達228家,創單月新增平臺數量之最。但是,融金所涉非法集資被查,將可能對整個行業的爆發性增長澆上一盆冷水,未來新增平臺的數量可能出現減少。

  “現在整個行業都很彷徨,我有好幾個朋友剛剛開始做P2P,還沒有做大,但已經有意向退出了。” 網貸工場董事長李錫對記者表示。

  其分析稱,“融金所一旦出事,確實對整個行業起到了震懾作用,一方面震懾目的不純的平臺,另一方面導致很多實力不夠的企業在對于進入這個行業更加謹慎。”

  而潘鑒明則表示,融金所事件之后,大家對政府監管執法的態度會非常謹慎,“這個行業會被凈化,一方面部分企業可能被自然淘汰改造,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可能會用更加隱蔽的手法發虛假標的。”

  其分析稱,更加隱蔽的手法意味著造假成本更高,P2P的融資成本將上升,導致獲利成本將會增加。

  另一方面,此次融金所多位高管被帶走,會導致部分P2P行業高層管理人員心態發生變化,這導致行業的整體人事成本將被推高,“因此這件事會多方推高P2P的經營成本。”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