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出口降幅收窄 穩外貿還需政策支持

2015-09-10 11:05:07     來源:     編輯:    

  8月的外貿數據仍舊難言樂觀。9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按照美元計價,我國8月出口同比下降5.5%,前值為降8.3%,降幅收窄2.8個百分點,仍然延續負增長態勢。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三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和航運信心指數都有上升,預示外貿形勢可能轉好。但8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4,連續6個月下滑,出口形勢較為嚴峻,要實現全年6%的出口增長目標或存不小壓力。

  不過出口數據也體現出一些新變化:8月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負增長幅度較大,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則實現了正增長,這也體現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效果正在顯現。

  出口降幅小幅收窄

  今年前8月中有6個月出口負增長,要實現全年出口增長6%的目標所面臨的壓力不言而喻。

  今年6月,出口增速曾回歸正增長區間,但7月和8月又重新掉入負增長區間,對比同期,去年8月出口金額2083.3億美元,相對較高的基數拉低了今年8月出口增速。從環比來看,8月出口環比增加17.86億美元,同比降幅比上個月收窄2.8個百分點。整體來看,今年3月以來出口金額持續增長,從1444億美元逐漸增長到1968.83億美元,出口數據有緩慢改善跡象。

  持續的外需低迷是出口不旺的主因。從出口地區來看,對除了韓國以外的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都是負增長,連平說,這可能得益于中韓自貿區的建立。

  其他主要貿易伙伴國中,美國8月份的服務業活動擴張速度放緩,經濟信心指數下滑,中國對美出口下降1%。而另外兩大經濟體則更難有大胃口購買“中國制造”,受到近一年歐元和日元持續大幅度貶值的影響,對歐盟和日本出口增速分別為-7.5%、-5.9%,低于整體出口增速。

  此外,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顯著下滑,從8月初1151點下降至9月初的876點,跌幅達到24%,海運市場趨冷。由于資源主導型國家經濟低迷,上月我國對俄羅斯、巴西的出口增速分別為-37.6%、-29.8%。

  民生宏觀觀點認為,全球人口老齡化,技術進步緩慢等造成的全球貿易總量裹足不前,發達國家加速貿易再平衡,各國開啟放水競賽通過貨幣貶值搶占出口份額,且TPP等新貿易規則將對中國造成沖擊,再加上人民幣近期有所貶值但實際匯率仍處高位等多重壓力下,未來出口仍不容樂觀。

  不過,從不同類別出口產品增幅情況可以窺視出目前我國的轉型進程,8月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負增長,鞋類、家具、服裝、箱包出口增速分別-10.9%、-10.3%、-7.2%、-6.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正增長,增速為0.12%。

  穩外貿還需進一步措施

  為了穩外貿,今年國務院頻頻出招:3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完善出口退稅負擔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4月17日,出臺《關于改進口岸工作支持外貿發展的若干意見》;5月12日,又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等。

  同時,與進出口數據最敏感的匯率方面也屢有動作。8月11日,央行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進行了改革,8月11日至13日,人民幣連續3天貶值,貶值幅度接近5%。雖然人民幣貶值的初衷并不是為了刺激出口,但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確實為出口釋放了相當的壓力。

  國泰君安報告稱,對美出口好于歐日,可以佐證匯率因素對出口影響較大,過去一年歐元日元相對美元大幅貶值,而人民幣錨定美元成為第二大強勢貨幣。8月對美國、歐盟、日本、東盟出口同比為-1.0%、-7.5%、-5.9%、-4.6%,7月分別為-1.3%、-12.3%、-13%、1.45%。展望未來,三季度中國航運景氣指數和航運信心指數都有上升,預示外貿形勢可能轉好。

  報告指出,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下降,除了貿易升級因素外,再次佐證人民幣過強使得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價格優勢削弱和貿易條件惡化。“出口其實不能管住,但又不能完全不管。”申萬宏源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出口持續負增長,實際價值量萎縮,可能會引發企業減產甚至破產,這會反作用到投資和消費,對經濟增長形成負向拉動。李慧勇說,在合理范圍內還應繼續通過提高通關效率、加大資金支持等措施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