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亞洲貨幣繼續集體走低,其中馬來西亞林吉特盤中刷新199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近期,亞洲各新興市場貨幣均有不同程度貶值,其中,馬來西亞林吉特領跌。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聯儲加息預期以及國內政治動蕩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林吉特連續第11周下跌,8月以來,馬來西亞林吉特已累計下跌8.6%。盧比、韓元、泰銖分別下跌4.8%、2.58%和2.28%。
年初至今,馬來西亞林吉特兌美元貶值近16%,在新興亞洲國家中表現最差。
過去三個月,馬來西亞金融市場因國際油價大跌和總理納吉布遭到貪腐指控而深受打擊。8月底,馬來西亞首都爆發數千人參加的游行示威,要求納吉布下臺。馬來西亞本幣貶值、資本外逃形勢嚴峻備受關注。上周五的一份報告顯示,馬來西亞8月外匯儲備為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瑞銀分析師認為,不排除馬來西亞政府未來可能對本國企業和居民實行資本管制,因為限制外資會進一步挫傷國際投資者的信心。
彭博對馬來西亞央行的9名經濟學家進行了調查,其中八人預計馬來西亞央行接下來會保持3.25%現有基準利率不變,1人認為會上調25個基點。
9月7日,其他主要貨幣方面,美元指數漲0.05%,報96.31。美元兌日元漲0.26%,交投于119上方。商品貨幣上揚,澳元兌美元漲0.14%,美元兌加元跌0.09%。歐元兌美元跌0.13%。新興市場中,土耳其里拉兌美元擴大跌幅至1.26%,報3.0465。印度盧比兌美元跌至2013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早盤,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0.18%,是8月24日收盤以來最大跌幅。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