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最堵9月”千部“閑置”公交隨時調配疏堵

2015-09-10 10:38:52     來源:     編輯:    
迎戰“最堵9月”千部“閑置”公交隨時調配疏堵
下午5點30分左右,記者在亮馬橋站拍到高峰時段的300路攝影/本報記者 黃亮

  “最堵9月”公交增運方案出臺 將調用“閑置”運力增援大客流路線

  千部“閑置”公交隨時調配疏堵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公交集團獲悉,單雙號限行期間公交客流比上月同期日均增加42萬人次,但并未有壓力。針對“最堵9月”,公交集團繼續增加運力,在進城聯絡線增開商務班車新線,延長部分具有一定客流基礎的線路運營時間,并開通新的微循環線路。

  單雙號限行驗證公交尚有“閑置”運力

  據統計,8月20日至9月3日單雙號限行期間,公交集團共出車26.65萬部,日均1.78萬部,比上月同期日均1.74萬部相比增加了400部。單雙號限行期間,日均客運量為1091.83萬次人次,比上月同期日均1039.52萬人次相比增加42.31萬人次。

  公交客流增加,公交車會不會更加擁擠呢?據公交集團介紹,單雙號限行期間,道路條件更加通暢,公交車運營效率提升,公交車周轉速度加快,更多的車輛再次投入運營,所以乘客不會感受到擁擠。

  據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公交集團日客運量的歷史最高峰出現在2009年4月30日,達到1586萬人次。由于近年來地鐵新線開通和私家車保有量增長,公交客運量有所下降。

  目前,公交集團公交車保有量在21000部,平均每天有19000至20000部公交車投入運營。“閑置”下來的車輛可能處于維修保養狀態,也可能處于“機動”狀態,隨時投入到大客流線路中。

  常規來說,公交日均客運量在1100多萬人次,但實際上公交可完全承受1400萬至1500萬客流。“如果全市私家車主中的一半放棄私家車,改乘公交出行,每日再增加250多萬人次的客流也完全能夠運送。并且,由于私家車減少,道路通行能力明顯提高,平時因堵車而損失的車次會大幅減少,公交運力也會明顯提升。”

  9月期間,擬新開一條“專”字頭微循環線路,重點解決豐臺區總部基地公交通勤出行需求,實現總部基地園區與地鐵九號線的接駁換乘。目前,正在協調供電部門實現配套充電樁供電,力爭新開線路同步投入6米級純電動公交車。

  部分“專”字頭線路在工作日運營的基礎上,增加節假日運營時間。目前,專字頭線路主要在工作日早晚高峰運營,節假日停駛。專字頭線路大多是短距離線路,主要滿足市民接駁地鐵的需求。

  9月份,重點圍繞京港澳高速、京哈高速和學院路、朝陽路公交專用道等聯絡線,新開一批快速直達專線,同時招募一批商務班車線路,吸引更多市民放棄私家車改乘公共交通出行。

  年內實時到站查詢將覆蓋全部公交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公交集團獲悉,今年年內公交到站實時查詢系統將覆蓋全部公交線路。乘客將可通過手機APP公交一路通、公交集團官網、官微等渠道查詢到公交車實時到站時間,減少站臺等候時間。

  現場體驗

  十幾分鐘300路通過11次

  昨天晚上6點10分左右,北青報記者乘坐公交998路觀察對向車道300路的通過情況。6點10分左右,在地鐵西局站附近,陸續有300路駛來。從西局到草橋路段,十幾分鐘的時間,一共有11趟300路通過。這11趟長達18米的通道車有的坐滿了乘客,零星站著一些乘客,有的還有剩余座位。

  晚上7點22分,在草橋終點站,北青報記者坐上300路內環方向慢車,一路暢通到達六里橋北里,仍有不少空余座位。乘坐300路十多年的老乘客楊先生介紹,大概四五年左右,300路的客流明顯減少,車上乘坐舒適。“10號線貫通之前,即使是晚上7點多,車廂內座位也會坐滿,有不少站著的乘客。”

  楊先生介紹,自己主要從草橋到公主墳上班,雖然乘坐地鐵10號線也能到達,但車廂內非常擁擠,乘坐公交在草橋站坐車還一直都有座位,是他常年選擇300路出行的主要原因。在下午的平峰階段,公交車準點率也比較高,上班時間上也比較有保障。

  講述

  數年前高峰期乘客“摽車門”

  張瑋從2008年就開始在300路當售票員,她告訴北青報記者,2008年左右早晚高峰時期基本車車都是滿的。“車上基本上沒有空間,外面看都是滿的,我們用摽車門來形容,就是說乘客都擠到車門上,車關門都費勁。”

  張瑋介紹,300路的乘客在2012年左右開始下降,主要是受10號線貫通的影響。“現在高峰時期車也是滿的,但車廂內會有空間,很少出現摽車門的現象。以草橋到六里橋東為例,此前這段路幾乎上不去車,但現在會出現到六里橋東車上也坐不滿乘客的情況。”

  數據

  300路曾日均運客超過10萬

  所謂“閑置”運力,并非指某一趟公交車客流少,特別空,而是指公交仍有較為充足的運力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受近幾年來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影響,不少市民尤其是上班族傾向選擇地鐵出行,所以地鐵沿線的公交客流情況變化非常明顯。如地鐵10號線全線貫通后,三環路上的8條公交環線,由此前的49萬人次,下降到23萬人次,客流下降53%。上述變化,作為三環主干線路的300路“體會”尤其明顯。

  300路內環車隊隊長歐春海告訴北青報記者,隨著地鐵的建設,300路的客流經歷了大梯度的變化。以近十年的變化為例,最高峰期在2005年左右,僅草橋一站300路就配車80部,草橋站一天的刷卡量超過2萬次。2013年地鐵10號線全線貫通,300路客流出現明顯滑坡。

  歐春海介紹,2008年左右,300路內環加上外環方向配車超過260部。2012年左右300路內環方向日均運客在8萬至9萬,高峰期突破10萬。而現在300路內環加上外環配車僅為194部,內環方向配車91部車,運送乘客僅為4.8萬人左右。

  延展

  60余部“閑置”公交可隨時調配

  300路內環車隊調度組長王蓉煥介紹,內環方向每天有91部車投入運營,但實際上車隊有98部車。以9月開學季為例,車隊增加4部車投入運營。

  不僅僅是300路車隊的車,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集團內隨時都會調配“機動運力”投入運營。“我們有專員隨時觀察客流情況,也會隨時查看突發情況,比如地鐵出現故障,我們就會立刻加車投入運營。”

  不僅是臨時情況,長期“閑置”下來的運力,比如300路由高峰時期配車260部下降到現在的不到200部,這“閑置”下來的60余部車就會被調配到其他線路上。“有的是新開的線路,有的是原來的單機車客流增加不能滿足需求換成通道車的。”歐春海介紹。

  本版文/本報記者 劉珜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