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在銀行實習的機會也并不容易獲得,“拼爹”一度成為寒門學子的痛點。但是,《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光大銀行推出一項實習生公益活動,雖然要求依然不低,但是與拼爹無關。首先,每一名申請者需要獲得學校推薦,然后經過微信投票環節,票數多的學生可以進入復賽,100名進入復賽的學生再被刷掉一半,也就是說上千人申請最終只有不到50名學生可以錄取。
這項公益活動名為陽光菁英會,面向準備出國的學生進行實習培訓,在完成實習后,每一個學生將獲得光大銀行的實習資格認證,該認證同時得到多家使館的認可。
光大銀行沈陽分行零售業務部總經理兼私人銀行部總經理劉婕介紹,“陽光菁英會”實習計劃是光大銀行出國金融業務的品牌活動,體現回饋社會的銀行責任。三年來,沈陽有300多個學生參與了這一實習計劃。而在全國,這一活動正在超過15家以上的分行中進行推廣。
《證券日報》記者觀察發現,陽光菁英會更像是一個職場變形記,短短數天時間,每一個孩子從初入職場的新人迅速向能夠獨當一面的職員轉變。
薛惠文是一個靦腆的16歲女孩,據她的輔導員描述,在剛進入實習計劃時,薛惠文并不愛說話,也并不起眼。而在實習匯報展示上,薛惠文自信的表現征服了現場的所有人。
“我在光大銀行實習一開始是當大堂經理,鍛煉了和客戶交流的能力,之后擔任理財經理,然后學習了出國產品,知道了自己以后出國一些必須辦理的業務,此后出國的手續都是自己在準備”,薛惠文表示。
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實習,薛惠文的母親高艷也感到女兒有很大的進步:“孩子變得比以前自信了,開始對金融專業產生濃厚興趣,從來沒有記過賬的她對理財有了規劃。”
光大銀行沈陽分行零售部“陽光菁英會”負責人劉明表示,實習計劃中的學生并不是單純地站大堂,做做表面功夫,而是真的要學習金融知識,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對一的銀行員工進行輔導,從日常的匯款業務到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理財產品業務,都需要熟知,每天還要進行問答形式的考核,來幫助學生鞏固。
而當《證券日報》記者問及這樣照顧實習生會不會影響銀行日常的業務時,劉明表示,一開始各個支行壓力比較大,也并不是所有支行對這個活動都持有積極態度,因為這并不能帶來直觀的經濟效益,不過這幾次的活動辦下來,許多學生成為了光大銀行的忠實客戶。
雖然光大銀行為學生提供了免費的實習機會,但是薛惠文這樣的女孩子仍舊是少數的幸運兒,對于大部分的人尤其寒門子弟來說,銀行實習機會仍舊昂貴。
暑期曾申請銀行實習的小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她所申請的銀行分批次錄取,同期面試的幾個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同學都已經被錄取了,自己暫時并沒有成功。
銀行業內人士也坦言,招錄實習生,除了優先考慮銀行的高端客戶子女外,還會根據家庭背景有一些選擇性的傾斜,畢竟支行考核里存款指標是很重要的一項。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