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人民幣國際化 匯率波動?不悲觀 外儲大降?好事情

2015-09-10 11:04:30     來源:     編輯:    

  李稻葵

                          ■本報特派記者 鄭紅 梁建剛 舒抒 黃尖尖

  在暢想增長新藍圖的同時,經濟專家最關注的還有當下一大熱點——人民幣國際化。在9日夏季達沃斯論壇現場,兩位著名經濟學家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他們分別是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朱寧教授、清華大學李稻葵教授。對于人民幣匯率走勢,兩位專家都持樂觀態度。

  “意料之外的行動”原因何在

  談到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在今年8月的一次很大調整,朱寧認為調整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當時人民幣正在被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評估是否可以納入SDR(特別提款權),IMF對此問題一個很重要的保留意見就是人民幣還不夠市場化,這樣一次改革舉動,是在一定意義上回應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顧慮或擔憂。第二個原因,是當時A股市場正在經歷一次比較大的調整,人民幣匯率的調整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國際資本進入中國的趨勢,同時給撤出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設置一些新的成本。

  外儲下降有利“藏匯于民”

  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外儲最近的確下降得比較厲害。但李稻葵認為“總體上問題不大”。在他看來,最近一段時間外儲下降,但并沒有都出境,不少是從央行腰包進了個人腰包,“實現‘藏匯于民’,這是好事情啊。”朱寧持同樣的觀點。目前外儲的下降,仍然在可控范圍,只要趨勢不是急速下跌,只要在可預期范圍,都是一種正?,F象。
  也有人把匯率問題與實體經濟聯系起來,對此朱寧表示,經濟增速放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經濟增長方式轉型,以及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退出的疊加,但這兩種效應不會一直同時存在。實體經濟的向好,最大決定因素仍然在改革。
  (本報大連9月9日電)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