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此前,新興市場貨幣的拋售潮不斷蔓延,股市也受到牽連。全球經濟擔憂仍抑制人氣,加之美聯儲9月政策會議臨近,新興市場貨幣的動蕩期仍未結束。
昨日,亞洲貨幣匯率集體走低,馬來西亞林吉特兌美元匯率盤中一度刷新自199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韓元兌美元匯率一度擊穿1200水平,一舉跌回四年前的水平。與此同時,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跌至2013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匯率的跌幅一度接近1.5%。而在昨日,亞太股市普遍下跌,除了日本股市,澳大利亞、韓國等股市均小幅收跌。
對于貨幣貶值,各國的態度有所不同。巴克萊分析師表示,盡管馬來西亞央行最近采取措施以穩定林吉特走勢,但遠期市場匯率的壓力仍然很明顯。匯率遠期市場顯示,投資者認為林吉特會進一步貶值,馬來西亞央行也可能會采取收緊貨幣政策和穩定貨幣的行動。對韓國來說,投資者擔憂韓國出口前景將隨著美聯儲逼近加息而惡化。不過,澳新銀行駐新加坡外匯策略師Khoon Goh表示,“我不認為韓國央行將入市干預。由于韓國出口欠佳,整體經濟依然疲弱,韓國央行不會對貶值的韓元感到不滿。”
高盛則認為,貨幣貶值、資本外流、經濟低迷以及外債高企,以巴西、智利、墨西哥、秘魯、哥倫比亞為代表的拉美五國距“崩潰”僅一步之遙。拉美五國目前正面臨多個外部沖擊:大宗商品價格重挫、美聯儲加息在即、全球經濟面臨惡化的風險等。上一次面臨類似情況時,拉美五國有足夠的空間進行逆周期操作,但這一次拉美五國的政策彈性已經非常有限。
新興市場貨幣正承受近15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拋售潮。花旗表示,當前新興國家外匯市場出現了“協調一致”的拋售行動,預計將繼續。與此同時,投資者正急劇調整美元對新興市場貨幣的倉位。隨著人民幣出現貶值預期以及美聯儲迫近加息,新興市場套息交易越來越不具有吸引力。也有分析人士表示,新興市場貨幣的集體貶值風險并未消失,年內乃至明年進一步貶值的壓力仍然存在。北歐銀行首席分析師斯文森預計,新興市場貨幣下半年將保持疲軟,如果美聯儲加息,新興市場貨幣可能會經歷一段低迷期。
由此可見,美聯儲還沒有加息,全球資產已開始“鬧翻天”,圍繞新興市場投資的避險情緒正越來越高漲。不過,表現好壞不一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令投資者對美聯儲加息時點感到困惑。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非農部門8月份新增就業崗位17.3萬個,遠不及市場預期的22萬個,但8月失業率降至5.1%,低于分析人士預期的5.2%。路透調查顯示,華爾街大型銀行依然預計美聯儲會在今年內加息,但由于全球市場動蕩,過去一個月這些銀行對美聯儲在9月加息的預期明顯降溫。
同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擔心,新興市場國家近10年來累積外儲的趨勢開始逆轉,在美聯儲將要啟動加息之際,隨著新興市場減少外儲,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借款成本將飆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過去10年新興市場國家外儲規模合計增加將近7萬億美元,在去年年中達到約8.05萬億美元的巔峰,外儲增量約有一半來自中國。新興市場國家大量囤積美國等其他低風險發達國家的債券支撐了這些國家20年的債券牛市,也是他們過去10年舉債成本降低的主因。不過,IMF數據還顯示,從去年年中到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的外儲規模由11.98萬億美元的巔峰降至11.43萬億美元,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儲減少約5000億美元,而且這種趨勢遠未結束。路透社報道認為,新興市場國家購買債券的趨勢哪怕只是出現少許逆轉,全球資產市場可能也會出大問題,在西方國家經濟復蘇正給美聯儲等央行恢復正常利率施壓之際,這種購債趨勢變化將帶來更大問題。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