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7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末外匯儲備余額從3.65萬億美元下降至3.554萬億美元,減少939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數據顯示,中國外匯儲備在去年6月達到3.99萬億美元的峰值,此后開始下滑,至今年二季度,中國外匯儲備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下滑,降至3.65萬億美元。
對此,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指出,未來一段時間仍處于匯改磨合期,并且9月美聯儲議息會如果如期加息,仍會對市場產生沖擊,外匯儲備可能仍然會面臨下降,但現在外匯儲備流失的局面并不嚴峻,遠不及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外匯資產從由央行集中持有至“藏匯于民”,無需恐慌。
申宏宏觀也有這樣的看法,外儲下降無需恐慌,長期或將雙向波動。申宏宏觀稱,首先,央行干預匯市和資本外流導致外匯儲備大幅下滑。外儲規模自去年中達到3.99萬億美元的歷史高點后出現持續下降,截至目前已經下降超過4000億美元,8月單月更創下歷史最大降幅。自8月11日央行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后,人民幣出現階段性大幅貶值。隨后央行通過干預外匯市場來穩定人民幣匯率,導致在岸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外匯市場成交額暴增。觀察8月中下旬在岸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市場,不難發現央行多次通過代理行在尾盤集中拋售美元,以對人民幣匯率起到維穩和提振作用。
其次,外匯儲備短期仍將持續下降,人民幣匯率預期是關鍵因素。申宏宏觀判斷,機制改革之后匯率走勢將呈現先貶后升的NIKE形走勢,這個判斷既考慮到經濟因素,也考慮到國際協調。目前人民幣匯率急跌已過,未來一個階段是有漲有跌的總體下跌,急跌加上緩跌大概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之后人民幣企穩取決于經濟是否企穩、美聯儲加息沖擊是否消化、以及中美博弈,大概率人民幣將企穩回升。短期來看,在人民幣貶值過程中央行仍需動用部分外匯儲備以干預市場,而所花費代價的大小最終則取決于政府打擊投機資本、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的能力。
再者,外儲下降無需恐慌,長期看雙向波動或成常態。近期市場對央行穩定匯率的措施是否會導致我國外匯儲備快速耗竭的擔憂較強,申宏宏觀認為無需恐慌。此前部分投資者預期央行在8月可能花費超過2000億美元的外儲來穩定匯率,實際外儲下降幅度遠低于此。結合近期在岸和離岸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均較高點有所下降、成交量也出現萎縮的趨勢來看,央行穩定匯率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此外,央行也配套出臺了對遠期售匯征收20%風險準備金等相應管制政策,以抑制和打擊跨境沽空資本的投機行為。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企穩、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人民幣匯率趨于均衡合理水平,國際資本或將呈現有進有出的態勢,外儲增量有正有負亦將成為常態。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