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6個多月的培訓選拔,“初心如磐·血脈傳承”吉林省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于日前結束。講解員們深情講述發生在黑土地上的紅色故事,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近年來,吉林省認真做好“紅色文章”,加大紅色旅游人才培訓,豐富紅色旅游產品供給,推動紅色旅游與多種業態融合發展。
以賽促訓
紅色講解員是紅色文化的“代言人”、紅色精神的“傳播者”、紅色故事的“講述者”。今年以來,吉林省高度重視紅色人才培養,積極開展紅色講解員大賽,全面提升紅色旅游講解員能力素質,更好地滿足新時代廣大游客對紅色旅游的需求。
據了解,本次大賽歷時6個月,來自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游景區以及旅行社、展覽館、高等院校、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的近百名講解員參賽,通過初賽前培訓、初賽、決賽前培訓,最終30名選手脫穎而出。
大賽分為志愿組和專業組兩個組別,評選項目包括個人VCR展示、現場講解等。賽場上,選手們聲情并茂地講述了《抗日名將王鳳閣的家國情懷》《為拯救民眾于水火而斗爭》《一雙膠鞋底的故事》等一個又一個紅色故事,讓紅色經典再次傳頌,讓更多的英雄人物在英雄圖譜上不斷亮起來。
來自凈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講解員劉琦表示,這次比賽不僅收獲志愿組第一名好成績,也在各位老師的指導下,掌握了更多的專業知識。“尤其是在講解張力的把控上,我學會了松弛有度、把握節奏。以后我要繼續努力,講好吉林省紅色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劉琦說。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革命文物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往屆相比,本次比賽更注重培訓選拔,從培訓到初賽,再到決賽,歷時半年時間,達到選拔一批人、鍛煉一批人的目的。本次年輕選手占比較大,為吉林省紅色講解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
豐富供給
激發紅色旅游活力,離不開豐富的產品和高質量的服務供給。吉林省圍繞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資源,推出旅游線路,舉辦一系列有特色、有亮點的紅色主題展覽、主題宣講活動,通過挖掘紅色精神內涵,豐富紅色旅游產品,擴大紅色文化傳播。
為充分利用具有本地特色的紅色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資源,今年吉林省精心打造,梳理、設計出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百佳紅色旅游地(舊址)。據了解,這30條線路分為紅色旅游主題線路、紅色旅游區域線路、紅色旅游融合線路三大類,覆蓋面廣,內容豐富,全面展示了吉林紅色旅游的發展成果,助力吉林建設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區域旅游目的地。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吉林以此為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紅色旅游活動,在滿足游客需求的同時為吉林引來無數“聚光燈”。依托悠久的革命歷史傳統和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6月以來,開展了“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吉林省紅色旅游推廣活動暨紅色旅游萬人行啟動儀式,吸引了廣大游客廣泛參與,擴大了吉林紅色旅游品牌影響力;充分整合全省革命舊址、紀念館、紅色景區等資源,推出了“初心如磐·河山留證:吉林省革命舊址百課開講”黨史學習活動,以短視頻的形式錄制了100堂黨史課,讓革命文物煥發光彩,也讓黨史教育生動起來。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吉林紅色旅游發展方向是明確的,即把紅色旅游作為打造旅游版圖的新突破點,塑造繼冰雪、避暑休閑和鄉村旅游之后的第四塊拼圖,打響東北抗聯、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工業遺產、新時代精神和警示教育等吉林紅色旅游“六張牌”,建設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東北抗聯精神核心展示區和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讓吉林紅色旅游成為世界了解吉林的新窗口。
融合發展
吉林的紅色旅游正在與鄉村旅游、生態旅游、冰雪旅游等多種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由單一的“紅”轉變為多種色彩交匯的斑斕之美,繪就“紅+白”“紅+綠”等多彩格局。
在白山市二道白河鎮奶頭山村,每到周末就有不少游客前來參觀奶頭山抗日游擊紀念館,有企業或學校組織員工、學生重走抗聯路,重溫歷史。在村里還能嘗到朝鮮族美食,試穿朝鮮族服飾,體驗獨具特色的朝鮮族民俗風情。
據介紹,奶頭山根據地是東北人民革命第二軍最后一個抗日游擊根據地,在中國抗戰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村內有王德泰將軍墓、抗聯密營地戰斗指揮部遺址、抗聯小路等紅色遺存。近年來,奶頭山村挖掘紅色資源,投資建設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奶頭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紀念館。“以前來奶頭山村的人不多,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參觀學習,還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接受紅色教育。”奶頭山村相關負責人楊麗娜說。
此外,奶頭山村還開展冰雪旅游,實施特色民居改造項目,開辦朝鮮族人家民宿,充分展示朝鮮族的傳統習俗,促使朝鮮族文化與鄉村環境、田園風光、城鎮生活有機結合。豐富的文旅體驗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前來游玩,讓奶頭山村“火”了起來,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村。楊麗娜表示,奶頭山村將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民俗旅游、冰雪旅游融合發展,推動旅游發展與少數民族村寨保護緊密結合,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體驗。(劉冬雪 劉玉萍)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