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海天一色、嬉白浪逐灘……初冬時節,石獅市“十里黃金海岸”仍然吸引無數人前來“打卡”游玩。
臨海而居、因海而興的石獅,迷人的“十里黃金海岸”是這座城市的亮麗名片。“以前,由于缺乏系統的保護,臨海搭建的餐飲、燒烤攤及各類海漂垃圾嚴重破壞了海灣的生態環境。”沙堤村的董老伯興奮地說,經過整治后,如今不僅環境比以前好多了,而且還將分散黃金海岸、紅塔灣、觀音山連成一線。
近年來,石獅市自然資源局堅持綠色優先,加強海岸帶保護修復,把最美的海岸帶還給自然、還給群眾。至目前,全市整治海岸帶總面積136.81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約67.8公里。
突出規劃引領
該局在編制《石獅市海岸帶開發和利用控制規劃》基礎上,完成了沿海大通道及沿線景觀、綠化等專項規劃,指導沿海村莊充分發揮山、水、人、文等資源優勢開展村莊規劃,突出打造最美黃金海岸。
強化要素保障
該局組建服務專班,實行掛圖作戰,全程跟蹤服務,保障海岸帶修復項目要素需求。今年以來,完成多宗海岸帶項目用地用海審批,面積51公頃,保障相關道路及配套綠化工程全面建成。整治拆除4宗歷史遺留圍填海建筑,面積1.14公頃,清運土方量6.5萬立方米,并采取生態修復措施,推進紅塔灣海岸公園、環灣濕地生態公園、軍事公園和斗美灣等環境整治,提升海岸帶景觀。
經過整治,曾經的海岸“銹帶”如今變成了“繡帶”。占地約270公頃的石獅濕地公園,緊鄰泉州灣跨海大橋和沿海大道。2019年前,這里還是一個“臟亂差”的圍堰種植養殖場。近年來,通過道路建設、景觀提升、農田整理、水系疏浚,建成集生態濕地、農業觀光、田園體驗、休閑運動等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式生態公園,吸引白鶴、彩鹮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相繼來訪,形成獨具特色的“觀鳥”生態旅游產業。【福建自然資源公眾號 海峽資源報 趙勤恩 石獅市自然資源局 李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