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引領村莊走上振興路

廈門市大帽山農場以“多規合一”為引領,在增強產業造血功能的同時有力支撐了“保留村莊”的就地振興——

 福建省廈門市大帽山農場在廈門“多規合一”框架體系下,走出了一條特色的、實用的村莊規劃建設道路。在規劃引領下,村集體通過一系列鄉村振興項目脫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寨仔尾里的養生旅游休閑基地,埔頂片區的居民點人居環境及建筑立面整治工程等,都大大增強了村民的幸福感。

  基于“山水田園、歷史文化、鄉村人居”特質進行雙向構思

  大帽山農場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制定規劃策略:基于“山水田園、歷史文化、鄉村人居”的三大特質,在自上而下并堅持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目標導向的同時,結合自下而上、以村民為主體的發展訴求,總結規劃需要重點解決的主要問題。

大帽山農場的油菜花田

  為此,該農場重點針對盤活移民村建設用地、補齊公共建筑設施短板、整治提升人居環境、培育產業增加收入等四個問題,制定了盤活閑置、保護利用、優化設施、邊界管控、風貌塑造、環境整治、旅游主導、產業融合的規劃策略。

  按照“定格局、落管控、謀發展、配設施”的路徑統籌布局規劃

  大帽山位于廈門市生態控制區域,主體功能以生態保育為主,需要協調發展風景游覽設施及配套服務、農業生產、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道路交通、市政管線等設施。大帽山農場按照“定格局、落管控、謀發展、配設施”的路徑,進行了全村域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布局。規劃通過空間地形地貌、現狀用地條件分析及上位規劃分析,提出以中部為核心區,中部先行、帶動南北的旅游產業發展格局。

  按照規劃,大帽山農場確定了打造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休閑農旅)的發展定位,明確按“市級國企+區級國企+國有農場”的發展模式開發寨仔尾里項目,同時積極培育家庭農場。目前,大帽山農場的茶油、山境圣女果、山境小米蕉等農產品市場銷售火爆。

  在集中盤活用地的同時對具有保留價值的風貌進行優化利用

  為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規劃通過土地整理將分散的零碎用地進行置換。在集中盤活利用的同時,大帽山農場深入調研分析地上物的價值,提出將具有風貌保留保護價值的寨仔尾和后爐場部舊址進行保留利用,將羅田、后爐村和上廍等村莊進行拆除并重新規劃利用,然后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發展旅游產業,破解旅游產業發展的空間難題。

  目前,大帽山農場已盤活寨仔尾村莊建設用地6.9公頃用于開發休閑農旅項目,后續將進一步開發利用羅田、后爐村和上廍村莊建設用地(已完成搬遷的26公頃),用于住宿項目和老年康養項目的開發。

  為“保留村莊”居民點打造宜居宜業的人居環境實現就地發展振興

  對于“保留村莊”居民點,大帽山農場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就“裸房“屋面、廟埕廣場、道路巷道、房前屋后、特色建筑、歷史聚落、古樹山林等方面提出整治引導意見;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將舊場部改造提升,打造成社區書院及黨群活動中心并兼備埔頂片區旅游服務中心功能,翻建幼兒園,新建幸福院。

  同時,全力推進廁所革命、農房整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污水治理等人居環境整治。截至目前,累計完成306棟房屋的“平改坡”,208棟房屋的“裸房整治”,建設農村公廁6座,推進4個自然村及埔頂片區村莊建設、1.2公里沿線節點提升工程及振興湖環境改造,清理垃圾658噸、土頭458立方米和358處堆放點,建設7個污水分散處理站并進行無害化農田回灌。此外,集中整治改造埔頂社區三處古民居群外環境,整合托管及修繕,統一以民宿項目招商,作為旅游配套住宿設施,帶動南部村莊實現脫貧攻堅。

  目前,大帽山農場通過國有企業的重點項目帶動作用,共同開發“大帽山境”等休閑農業文旅項目,推動農村土地的集約化開發利用,已完成350畝糧食和蔬菜種植、100畝果園種植及400畝苗木種植。寨仔尾里村也已成為廈門的網紅景點,累計接待游客 20 萬余人次,旅游收入年約 1000 萬元,輻射帶動豬小惠等村莊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推動新圩北部旅游圈聯動發展。有了產業平臺,村莊人均純收入年增長超 10%,在增強產業造血功能的同時,支撐了保留村莊的就地振興?!靖=ㄗ匀毁Y源公眾號 i自然全媒體】

 

 

 

2021-11-05 15:30:49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