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奧運冠軍孫一文回了一趟老家王格莊村。
這是她東京奧運會奪冠后,第一次歸來。她的家人還在那兒生活著,而她為了備戰奧運,已經近兩年沒有回去。當她穿著中國隊征戰東京的隊服出現在村子里時,鄉親們早已準備好橫幅、鞭炮和鮮花來迎接她。這個生于1992年的山東姑娘,給老家王格莊村贏來了第一塊兒奧運金牌。這足以讓整個村莊沸騰。
這同事也是足以讓中國沸騰的事,2021年7月24日,在東京奧運會首日比賽中,當她面對的對手是波佩斯庫——一位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擊劍選手時,孫一文以“決一劍”的方式為中國奪下首塊女子個人重劍項目的奧運金牌。這是一項歷史性的突破。
在王格莊村,一直守在電視機前觀看比賽的鄉親們無比激動,他們看到波佩斯庫被這位山東姑娘“一劍封喉”,雀躍著,歡呼著,把手里的小紅旗瘋狂揮動。“一劍光寒定九州!”電視里如此解說這場勝利。孫一文的母親哭了。王格莊村的夜空煙花綻放。
這一刻,中國擊劍隊一直在等。這一劍,孫一文等了16年。站上奧運會冠軍領獎臺,她哭了。
大風大浪
驚心動魄的“決一劍”發生時,在擊劍場上見過太多風浪的孫一文并沒有想太多。
“放下了心中所有的雜念,”她說,那時她從未想過這一劍是決定得金牌還是得銀牌,“我只是想過要怎么打好這一劍。”她抓住時機,果斷出手了。
在她看來,觀眾看到的是一場只有62人參加的比賽,但是實際上已經層層選拔,淘汰掉幾百人。從選手水平上講,這些運動員旗鼓相當。“沒有說,誰一定能拿奧運會冠軍,在擊劍這個領域上是沒有的。”
這樣的“決一劍”時刻,對孫一文而言,有些稀松平常。她經常會經歷,有時以她的失敗而告終,多數時候她會在“決一劍”時拿下對手。
孫一文記得,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女子重劍個人半決賽,她在第三輪時一度領先對方4分,后來被對手追平比分,“決一劍”時,她成為敗下陣來的那個。讓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決一劍”發生在2018年的雅加達亞運會上,中國擊劍隊進入了那場女子重劍團體賽的決賽。
在比賽的最后時刻,孫一文主動進攻,進攻時被對方選手刺到,“對方認為是勝利了,我當時第一反應是去調下‘鷹眼’,就是錄像回放。”孫一文說,她察覺到選手犯規了,“裁判看了一下錄像回放,確實屬于犯規,這一劍無效。”而后孫一文上演“一劍封喉”,以29:28的比分險勝韓國隊,奪得冠軍。
“這一劍對于我來說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孫一文覺得。
在東京奪冠之前,孫一文一度覺得當奧運會冠軍太難了,她拿過國際賽事的個人冠軍,也得過奧運會銅牌和銀牌。但是這次從奧運會的領獎臺上下來后,孫一文突然感覺,“奧運會也就那么回事了,其實拿冠軍又怎樣呢?”
一直以來,孫一文也并沒把“奧運會冠軍”這個身份看得很重,她更注重“把這個過程走好”。這受他父親的影響很深。孫一文想起,這次奧運會出征前,父親對她說,“不要有所顧慮,練了這么多年,把會的都打出去就行了,結果其實不重要。”
十年一劍
當孫一文還是個孩子時,母親想讓她學古箏,當淑女,父親則想讓他學體育,多運動,強身健體,后來她去了體校。16年前,在體校,平日里吃飯用左手拿筷的“左撇子”孫一文被選中,進入煙臺市擊劍隊,從此開始了她的擊劍運動生涯。“但是沒想到,越走越遠。”
2013年,孫一文進入國家隊,并陸續在各大國際賽事上嶄露頭角。2013年,她獲得了國際劍聯女子重劍世界杯大獎賽女子重劍團體冠軍。2015年,她獲得了意大利擊劍世界杯女子重劍個人冠軍。在2016年8月的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上,她獲得女子重劍個人銅牌、團體銀牌。
驕人戰績源于過去16年里她所承受的日復一日的訓練。起初,她覺得每天的訓練很枯燥,沒有意義,練步伐、練體能、打實戰。后來她明白,重復的意義“就是在這不斷地循環,不斷地打磨自己,不斷地摳細節,不斷地讓自己一遍比一遍出手更快,一個弓步比一個弓步更大。”
“什么叫做十年磨一劍?就是不停地訓練,然后形成肌肉記憶,去打有效的一劍。”而那奧運賽場上的最后一劍,也不過是依靠肌肉記憶果敢地刺出去的。
然而不停地訓練、比賽,也不可避免地帶來疲倦感和緊張感,擁有放松的短暫歇息就顯得難能可貴。她過去16年里的大部分時間都屬于那把劍,盡管如此,她還是像父親囑托的那樣,不讓自己過枯燥無味的日子,學著去享受生活。
她曾在微博上描述自己備戰奧運會的經歷:備戰里約奧運會4年,休息了6天,又投入到東京奧運會備戰。這9年的時間幾乎沒有節假日,也很少跟訓練基地以外的世界接觸。
“放松對我來說很重要。”孫一文說,“只有足夠的休息和放松,我才能更好地進行第二天的訓練。”在東京正式比賽之前,孫一文先把奧運村逛了個遍,到處走一走望一望,之后全心全意地備戰、應戰。
平時訓練累了,孫一文會跟看電影、聽歌,或者與隊友一起玩《王者榮耀》來緩解緊繃的神經。“大家一起玩的時候,是最開心的時候。”她說,“會讓我完全忘記我的訓練和我的比賽。”那時,她的緊張感會消釋,心情也會變得更愉悅。
她也能從這種競技游戲中感受到與擊劍比賽的共通之處——領先時不可掉以輕心,落后時也不要輕言放棄,就像2018年她在雅加達亞運會上遇到的“決一劍”時刻。
“因為還沒有結束,你根本不知道最終的結局是什么樣子的。”孫一文說,認認真真把每一場、每一次都打好至關重要。
沒有終點
對于這類競技運動而言,勝敗,終究是兵家常事。
在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盡管她獲得了個人金牌,但團體賽時,她是帶著傷痛和失落離開的。由于突然受傷,她不得不中途退場,由隊友替補參賽。7月27日,中國擊劍隊止步東京奧運重劍團體賽的半決賽,以29:38的比分不敵韓國隊,沒能夠獲得再次沖擊金牌的機會。
孫一文如今回憶起來仍然覺得遺憾,作為運動員,她想在比賽場上更多地展示自己的水平,也多想為隊友分擔一些壓力,但最終還是沒能扛住傷痛,提前下場,她也多少有些自責。
“打團體(比賽),很害怕給隊友造成壓力,也害怕自己表現不好,給隊友造成傷害,怕丟分。”孫一文覺得,“自己不失誤,就是最好的發揮。”
團體賽更強調團隊協作。“我更注重的是團隊的合作精神。”孫一文說,她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玩游戲較少,和隊友一起玩的更多。在擊劍隊,隊友們一起打游戲時,自覺“水平一般”的孫一文,會擔心自己成為“拖油瓶”。
“團隊協作,才能獲得勝利,(它)并不是一個人的王者,而是集體的榮耀。”孫一文說,也正是因為場上是隊友,場下是朋友,她們才變得更團結緊密,當團體賽真正來臨時,她們能更默契地迎戰。
當賽場上的孫一文摘下面具時,很多人突然間發現,這是個“美貌與實力并存的女劍客”。她也成為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隊最知名的冠軍之一,甚至有網友說,她像極了游戲里的英雄“夏洛特”,那也是一位身穿盔甲,手持利劍,修著一頭長發的女劍客,常以她精湛的劍術馳騁戰場。
離開全運會的賽場,她趕回山東煙臺,也去了一趟煙臺擊劍館——那個她夢開始的地方。
其實在她的老家,她成為許多孩子的偶像,她的照片在許多擊劍館都能夠看到,孩子們得以近距離地感受到,這片土地上豐厚的養分,培養出了奧運冠軍,并受到她的鼓舞。而她也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喜歡擊劍,參與到擊劍運動中來。
當她回到老家王格莊村時,人們透過媒體的鏡頭注意到,在孫家的果園里,帶有擊劍運動的貼紙貼在掛滿枝椏的紅蘋果上。孫一文說,這也是她父親的主意,把擊劍的烙印也留在她從小就愛吃的蘋果上。在果園里,她隨手從地上撿起一個被風吹落的青蘋果,用手擦了擦,咬下一口。
孫一文最近還和蘇炳添、鄒敬園等奧運冠軍參與了“2021共創之夜”中《真心英雄》節目的錄制,希望借此向更多年輕人傳遞“有人因拼搏而榮耀,有人因平凡而偉大”的正能量。而不久之后,她將再次回到訓練場上,去備戰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回到那個她與劍的二人世界。
“(奧運金牌)這是對我練擊劍的一個肯定,但并不代表著我拿冠軍就終止我擊劍的這條路。”這個已經奔三的姑娘很明白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我是因為喜歡,才去練擊劍,并不是為了去獲得這枚金牌而去練擊劍。”
在過去16年的擊劍之路強,她遇到過許多對手,或強或弱,她也有輸有贏。孫一文知道,在擊劍上,沒有誰一定是永遠的王者,包括她自己。這也是競技體育的魅力所在,永遠會有新的對手出現,想當一直冠軍并不容易,就像在游戲《王者榮耀》里的那個自己,輸了,她會卷土重來,贏了,她會思考如何面對新的對手,如何超越過去的自己。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