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以來,我省各級各部門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立足實際、多措并舉助力企業生產經營,推出許多利企便民、務實管用的改革創新舉措,涌現了一大批基層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為進一步提高“放管服”改革成效,省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辦公室圍繞全省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重點任務和各地特色工作,集中推出一批創新性強、市場主體反應好、系統集成特點突出的典型案例,供各地各部門交流借鑒,充分發揮創新案例在“放管服”改革、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中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進一步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網約車新業態放管服改革的廈門實踐
近年來,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市審批管理局根據新業態下網約車行業發展特點,打好網約車新業態審批監管服務的“組合拳”,打造網約車新業態審批監管服務的“廈門樣板”。截止9月,廈門市網約車輛和駕駛員雙合規完成訂單率在全國36個中心城市中累計5個月排名第一。
一、堅持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
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高效便捷的審批模式激發了網約車市場活力。今年來,辦結網約車平臺公司經營許可4件,網約車輛經營許可5643件,網約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核發18270件。
一是在“簡”上下功夫,實現“零材料”。在全省率先系統對接運用駕駛證、居住證、犯罪記錄等信息數據,實現由紙質材料審核到系統信息自動核檢的轉變。申請人申請網約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可通過實名登錄“i廈門”系統“網上辦”,或者通過E政務自助機上刷身份證“自助辦”,均無需提供任何紙質材料,信息提交后,廈門市出租汽車行業監管系統后臺自動核驗,并可直接郵寄從業資格證給考試通過的申請人,實現報名拿證全程“零材料”辦理。網約車涉及的駕駛員、車輛、平臺企業需辦理的11項個事項中有6個事項可實現“零材料”辦理,占比55%。
二是在“合”上探新路,實現“零跑動”。辦理網約車從業資格證補(換)發、注銷時,可通過身份證在“內置式居民身份證閱讀機具”自動讀取更新相關信息實現“感應辦”,并通過跨部門聯網聯查機制自動核驗從業信息。同時,將“網約車線上服務能力認定”整合為“網約車平臺公司經營許可”的內部環節,市交通運輸局收件受理審查線下能力材料后,將線上能力材料送省廳審查認定,省廳將結果推送市交通運輸局作出許可或不予許可決定并送達申請人,避免“網約車線上服務能力認定”“體外循環”給企業造成的來回多頭跑動麻煩。
三是在“快”上求突破,實現“零等待”。建立跨部門聯網聯查機制,依托廈門市出租汽車行業監管系統設定的一車僅能申請一平臺、車輛GPS數據實時跟蹤回傳、車管所車輛基礎數據實時比對等智慧信息手段保障車輛合規準入和營運實時監督。申請網約車車輛經營許可的車主在“i廈門”APP登陸實名認證的賬號,填寫車輛相關信息提交后臺,系統自動核驗,信息不實、車齡超過3年、非純電動車等不合規車輛直接被系統退回。網約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補(換)發及注銷、網約車車輛經營許可、《網約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補(換)發等9個事項實現即時辦結,占網約車駕駛員、車輛、平臺企業辦理所有事項總數11項的82%,4個事項可實現系統自動調取核驗各類數據信息并作出結論,群眾辦事更便利。
二、堅持放管結合,推動良性發展
堅持以信息化監管和信用管理為抓手,完善“事前管標準、事中管審查、事后管查處、信用管終身”的全程監管模式,促進網約車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和良性有序發展。
一是落實主責,強化自管。制定《廈門市網約車運營服務管理地方標準》及各類規范性文件,將網約車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各級管理人員全部納入信用管理,細化20種失信行為,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進行信用懲戒。通過抓“關鍵少數”,平臺各級管理人員從被動擔責向主動管理、主動創穩不斷轉變。在信用機制的管控下,各家平臺積極配合主管部門對不合規網約車輛和駕駛員進行清理,近年來累計清退不合規車輛近20萬輛、不合規駕駛員4000多名。
二是依托平臺,協同監管。自主建成全國首批網約車信息化監管平臺,所有在廈運營網約車企業的運營數據均真實準確全量接入監管平臺,強化交通與公安等部門間數據共享和大數據分析應用,對在營運過程中不符合或已喪失準入資格的駕駛員和車輛,公安部門第一時間向監管平臺推送預警信息,交通部門及時跟進處置。截至目前,已有近600名在崗駕駛員因喪失準入資格而被注銷了從業資格證件。
三是智能執法,精準嚴管。將巡查發現的車輛及駕駛員違規行為列入“黑名單”管理,導入數據庫,運用“交運通”系統和車載“智慧眼”執法儀等先進設備,后臺比對和車牌自動辨別不合規網約車和非法營運車輛的動態,提升行業合規率。同時,將打擊非法營運納入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考評體系,營造了高壓而精準的打擊網約車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氛圍。
三、堅持優化服務,增強發展動力
持續推進交通政務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優化升級服務環境,不斷增強網約車主和平臺企業改革獲得感。
一是暢通服務渠道。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深入網約車運輸企業調研21次,設立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平臺,暢通企業群眾咨詢、求助、建議和投訴渠道,建立完善投訴問題閉環處理機制。2021年以來網約車日均營運趟次達到40萬次,比2020年增長了40.8%,日均投訴量從高峰期的150多起下降到約1.6起,未發生不穩定事件和惡性輿情,為廈門市文明城市創建提供助力支撐。
二是加強服務監督。交通運輸行政審批窗口堅持以群眾滿意度來檢驗工作人員服務成效,將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作為監督窗口政務服務質量的重要渠道,線下服務實行“一次一評”、線上服務實行“一事一評”,倒逼提升服務質量水平。今年來,累計接受網約車業主評價38504條,群眾滿意度達到100%。同時,嚴肅工作紀律規定,實施服務場景實時監控,嚴格績效考核管理,落實問責追責制度,群眾滿意度日益提升。
三是提升服務效能。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責任意識,大力倡導“早干晚干早晚要干的事,務必要早干”的工作作風,主動延伸服務,為辦理網約車業務的業主提供現場指導1200余次,電話咨詢2萬余次。同時,督促網約車平臺承擔起車輛消毒、督促口罩佩戴等防控責任,為駕駛員群體減負近兩億元,受到廣大網約車駕駛員的高度贊揚。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