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八五”普法啟動之年,永泰縣司法局立足工作職能,通過落實一個機制、構筑兩個平臺、推進三個工程,扎實推進精準法治宣傳教育,實現普法供給動態平衡,推動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永泰。
嚴格落實一個機制。制定出臺《永泰縣2021年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建起任務清單,明確43個責任單位及其重點普法任務。
把責任單位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情況列入年度綜治(平安建設)工作責任目標管理考評體系,督促指導各單位管好普法“責任田”,對照任務清單,明確普法對象、普法任務和工作要求,把握特殊時段和節點,及時開展社會關注、公眾需求的主題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把法治宣傳教育融入到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全過程,提高普法的針對性、實效性。
“法治七進”“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6·26”禁毒日、安全生產月、“12·4”國家憲法日等普法活動已形成常態。
立體構筑兩大平臺,積極創新普法工作方式,以基層法治文化場所和新媒體為陣地,搭建線上線下的法治宣傳平臺。
構建線上普法“微”矩陣
充分發揮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影響力大、受眾面廣的優勢,依托永泰縣政府網普法專欄、“法治永泰”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打造指尖普法新陣地,將枯燥難懂的法律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圖文、視頻的形式定期發布,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法律知識。
打造線下法治文化陣地
堅持文化導向,持續深化“一縣(區)一特色品牌”示范點創建工作,將法治文化與永泰旅游文化、古鎮文化、黨建文化、智慧信息產業相結合,突出抓好嵩口鎮民法典公園、南門社區法治文化主題公園、東星村智慧信息法治文化廣場等陣地建設。目前,全縣已建有法治場館、法治公園、法治棧道等各類法治文化陣地20余個。
切實推進三個工程
推進普法“領航工程”,全面啟動實施“八五”普法。年初制定印發《永泰縣2021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明確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標任務,統一了思想、指明了方向,推進全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序地開展。根據上級“八五”普法規劃制定情況,結合永泰縣情實際,啟動縣級“八五”普法規劃編制調研活動。
推進普法“精準工程”,突出重點提升全民法治素養。認真貫徹落實《永泰縣政法機關精準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以著力推動普法內容精細化、普法節點精確化、普法受眾精準化為著力點,堅持問題導向,找準法治需求與普法供給之間的動態平衡,提高普法針對性、實效性,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從需求端發力,在今年9月1日至8日,組織開展了全縣普法教育問卷調查活動,準確把握不同群體、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群眾的法律需求,就群眾最為關注的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未成年人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民間借貸以及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問題,制定普法責任清單,分門別類,及時為有需求的群眾提供精準法治宣傳。在供給端配合,組建基層普法工作隊,吸納縣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以及法律顧問等人員加入,發揮各自專業特長,普及和傳播法律知識,目前,21個鄉鎮已全部建成普法工作隊。
推進普法“強基工程”,做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制定印發《關于在全縣農村實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的實施意見》《永泰縣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規范(試行)》,明確職責分工,壓實工作責任,提供有力組織保障。按照工作規范和實施意見的規定進行推薦評選,建立起全縣農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資源庫,整合資源,通過舉辦法治講座等方式進行法治培訓。
充分發揮農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傳遞法治的力量。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