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長樂區檢察院:匯聚合力護“未來”

日前,由福州市長樂區檢察院設計研發的“福州市長樂區未成年人綜合保護智慧數字平臺”及配套微信小程序“玉芳e站”正式上線運行。

該平臺是長樂區檢察院會同區關工委等十部門,將司法保護與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等其他五大保護深度融合,架造集家庭教育指導、公共信息服務、市域綜合治理于一體的未成年人綜合保護“立交橋”。

該智慧平臺有哪些功能?它又是如何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來看看長樂區檢察院的探索實踐。

檢察職能數字化

構建綜合保護社會支持體系

長樂區檢察院通過搭建“1”個框架,建成“3”個中心(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中心、12309檢察服務中心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專區和“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配套“4”個基地(長樂區青少年違法犯罪教育感化基地、疏導矯正基地、觀護幫教基地、救助幫扶基地),規范聯動管理,提升保護質效。

該院還牽頭建立綜合保護工作機制,與13個單位和群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支持和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服務。通過微信小程序“玉芳e站”作為平臺統籌,聯動全區22個政府職能部門、218所學校、5個群團組織和2個社工組織分權限、分層級通力協作,對家庭教育、觀護幫教、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等工作進行流程監控與驗收。

截至目前,該院對綜合保護平臺中涉案、未達刑事責任年齡的15名未成年人提供觀護幫扶服務,為103名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導、法律援助。

公檢校共建一體化

實現未成年在校生閉環保護

該智慧數字平臺搭建了在校涉罪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互通機制,落實強制報告制度,實現舉報快捷、受理及時、監督同步。

針對平臺發現轄區內多所中學存在未成年人輟學線索問題,長樂區檢察院向區教育局發出檢察建議,建立留守、困境未成年學生信息檔案。由法治副校長協助班主任分類制定特殊預防方案,并指派社工開展日常跟蹤引導,督促落實輟學學生勸返復學、登記和書面報告制度;打通與公安系統的信息壁壘,實現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實時互通,及時掌握涉罪未成年人的生活就學及監護狀況。

同時,將經辦民警增設為平臺成員,對仍在就學或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罪錯未成年人,幫助其重返校園,協同開展教育整治。梳理臨界在校未成年人名單,由學校配合對其進行重點教育。“我們還在‘玉芳e站’微信小程序內設強制報告模塊,及時發現性侵、虐待、欺凌、拐賣、遺棄等九類違法線索,并第一時間調查處理。”該院相關負責人說。

該平臺還率先建立督促監護線上跟蹤幫教平臺,對監護人的教養方式、行為矯治情況等監護能力、行為進行調查測評,要求監護人以圖片、視頻、語音、文字等方式實行每周打卡,由檢察官、社工、經辦民警、村居等監督考察小組成員共同線上點評、打分。

今年以來,該平臺已受理主動履行報告義務17起,其中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起。社會治理現代化

強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監督

該智慧數字平臺可智能化抓取監督線索,推動多個監督專項,精準化辦理監督案件。平臺內設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線索智能研判預警系統,今年長樂區檢察院通過平臺抓取的關于硼砂玩具線索,根據系統中線索的可視化研判預警和快速對比檢索功能,梳理出全區校園周邊200米以內相關經營戶85戶次,并在專項監督中查扣無3C認證起泡膠48盒、無3C認證假水16瓶,立案查處2件。

如何強化平臺信息應用與重點社會治理融合?據介紹,平臺上線以來,長樂區檢察院已接收轄區未成年人離家被性侵、校園欺凌、酒吧接待等12條線索。該院對癥施策,開展系列監督活動,如針對本地區旅館違規接納未成年人致性侵害案件發生問題,推動建立未成年人入住旅館異常情況強制報告,助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平臺立足本地發案特點和規律,根據未成年人在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方面易遭受侵害的可能情形,設置了監護權、親子關系、文化娛樂場所監管等13個方面要點。今年以來,通過平臺網絡抓取后關聯審查,在全區范圍內先后開展“開學護航”校園周邊生態環境整治等公益訴訟專項行動,共成功辦理未檢公益訴訟案件5件。

(本報記者 陳欽祥 通訊員 林永霞 黃穎)

2021-10-25 11:06:46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