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面向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經濟發展需求,泉州市著力解決科研創新資源匱乏、創新能力薄弱等短板,積極對接國內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央企等,先后引進共建18家大院大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極核”。
18家大院大所中,從合作主體看,可分為中科系、大學系、軍工系、企業系,其中與科研院所合作3家,與知名高校合作8家,與軍工企業合作2家,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3家,與社會團體組織合作2家;從專業領域和產業指向看,突出為產業科技創新“量身定制”,已覆蓋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紡織鞋服、石油化工、新材料、陶瓷建材、生態環保等“新”“老”產業領域。
這些科研平臺猶如“梧桐樹”,為泉州引來四方“鳳凰”,并承擔著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重大創新產品的研發攻關任務。根據泉州市科技局的統計數據,18家大院大所累計引進各類人員800余名;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59項,獲授權專利632項。
如今,大院大所已成為服務泉州本土企業的創新“專業隊”,有效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截至目前,18家科研平臺已累計服務企業近5000家,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645項,獲橫向技術服務收入1.49億多元。隨著高質量發展進入深水區,這一數據持續“走強”。今年上半年,這些科研平臺已服務企業735家,與企業合作研發及技術成果轉化項目118項,資金收入超1.1億元;共認定登記技術合同78項,同比增長達200%,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709.62萬元,同比增長達159.48%。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