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參與地災應急技術演練的隊伍集合!”隨著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廖敏輝宣布2021年度福建省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演練正式開始,測繪組、物探組、監測組、調查組工作人員迅速到位,投入到緊張的演練中。宦溪鎮工作人員拉起警戒線,引導群眾撤離地災隱患點…….
8月27日上午,省自然資源廳在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牛項村十字垅自然村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演練。本次演練采取“技防”+“人防”相結合的模式,進一步強化地災防治技術及裝備在汛期應急工作中的應用程度和效果。演練中使用四旋翼無人機對受災區低空高清航拍,后期使用六旋翼無人機做實景三維建模對受災范圍和土方量進行測算,使用2.0升級版太陽能面板地表傾斜監測儀測量地表傾斜度,使用拉線地表位移監測儀測量地表裂縫的相對位移,使用數字平板電腦了解滑坡點具體情況,形成系統數據庫……各種科技設備的使用,為地災防治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走,上坡查看高密度電法與地質雷達的布設。”工作人員引導廖敏輝一行查看布設現場,“2.0升級版地表傾斜監測儀很好地利用太陽能實時檢測地表傾斜,地質雷達就是為地下做CT,通過布設導線及地質雷達控測,可獲得實測電阻率分布剖面圖等,推測斜坡殘積層厚度或地下水埋深情況。”參加演練的工作人員介紹道。
演練現場,通過無人機航飛應急測繪、地質雷達探測、自動監測預警滑坡變形以及野外應急調查處置等環節的全流程,展示應急處置情況。在險情發生伊始,監測組使用地表傾斜檢測儀、拉線地表位移監測儀等監測預警設備監控地表傾斜、地表裂縫相對位移參數等數據;測繪組利用四旋翼、六旋翼無人機等技術設備航拍建模,快速掌握隱患點地質環境條件及發展動態,生成周邊地形影像、視頻及三維地形數據;物探組現場布設23.5米高密度電法和17米地質雷達,了解場地地質及巖土體、地下水條件,完成相關數據采集,為指揮部及時采取針對性應急處置措施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演練結束后,各應急救援組組長向指揮部報告應急技術工作成果,廖敏輝作總結講話。他指出,本次演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自然資源部關于“人防+技防”和省自然資源廳黨組精準防災的一次學習實踐;是一次技術的檢驗,6組13種技術通過演練快速掌握隱患的相關情況,為及時有效采取防災措施提供有力技術支撐;更是一次隊伍的檢驗,部、省、市、縣、鄉五級聯動,技術支撐單位齊心協力,展示了我省防災工作的組織協調能力、快速反應能力、科技防災水平。同時,演練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各相關單位要堅持問題導向,總結演練得失,進一步提高精準防災水平,打造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防災精準隊伍,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防災的滿意答卷。
省自然資源廳地質災害防治處、省地礦局工程管理處、省地質環境監測中心、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省測繪院應急保障分院、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晉安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晉安區宦溪鎮政府等相關人員參加演練。【福建自然資源公眾號 海峽資源報 章巧靈 宣教中心 李麗霞】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