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縣司法局以隊伍教育整頓為契機,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探索構筑“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以線上法律資訊吸引群眾,以線下實體工作服務群眾的法律服務生態鏈,不斷滿足群眾對法律知識、法律援助的需求。
順應需求 構筑4個法律平臺
“O2O”是一種時下流行的電商營銷模式,商家通過線上宣傳吸引消費者,并引導他們到現實的商店中去消費、體驗服務等。從2018年開始,屏南縣司法所便開始探索將這種“O2O”模式運用到法治宣傳、法律援助等職能工作中。
起初,該縣司法系統在全縣村(社區)分別建立法律顧問便民服務微信群,發布最新法律訊息及工作動態,宣傳與群眾生產生活經營緊密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引導群眾進行線上咨詢,及時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法治宣傳、法律援助指引等便捷的法律服務,提高法律顧問線上服務質量和效率。
去年開始,當地司法局與公安局經過摸索和前期試點,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落實好110報警服務臺與12348法律服務平臺聯動處置糾紛工作機制的通知》,搭建了110報警服務臺和12348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聯動處置糾紛模式。
目前兩個平臺的聯動處置工作正在扎實推進,已實現兩個平臺在技術層面達到“三方通話”,案件得意及時分流轉辦。如今,通過“12348”法律服務熱線、12348法律服務網和閩政通APP進行法律咨詢和申請法律援助,已經是當地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的優先選擇項。
通過對4個網絡平臺的宣傳和推廣,屏南縣司法局充分發揮了平臺作用,進一步優化便民措施,簡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
“4個線上平臺共同發力,實現了法治宣傳及時、法律咨詢便捷、法律援助高效的目標,打通法律服務走向基層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屏南縣司法局局長張書儉如是說。
三級融合 法律服務實體全覆蓋
如何將搭建好的線上優勢延伸至線下,為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法律服務?屏南縣司法局成立了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司法所承上啟下、統籌協調的重要作用,同時,以司法所為基礎,統籌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在全縣11個鄉鎮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覆蓋。
11個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室的建立,形成三級聯動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成后的公共法律服務三級體系立足公共法律服務職能,提供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律咨詢等,更好的為基層人民提供法律服務。
2019年1月7日,鄭某在陸某的工廠作業時,被機器碾壓左上肢,致使鄭振勤的左上臂左肘關節以上缺失,經司法鑒定,鄭某的傷殘程度為五級傷殘。雙方對傷殘賠償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后續治療費、伙食費、精神損失費及交通住宿等費用的賠償產生糾紛。糾紛遲遲無法解決,“既然我們解決不了,那就找專家來談。”抱著這個念頭,找到了古峰鎮公共法律服務站,申請調解。
古峰司法所所長黃榮海就該案件,將雙方當事人請到司法所,認真傾聽他們陳述發生糾紛的前因后果及治療的情況,等雙方當人情緒平緩下來,耐心的講解相關的法律知識和人情世故,用身邊的案例苦口婆心的給雙方當事人分析利弊,并根據法律規定的賠償標準詳細計算了賠償金額,經過長達十多天的多次耐心細致的勸解下,雙方同意協商解決此事,經雙方協商,陸某同意向鄭某支付傷殘賠償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后續治療費、伙食費、精神損失費及交通住宿等費用共計人民幣肆拾捌萬元整。2019年5月29日下午,古峰鎮村民鄭某的兒女將一面印有“人民調解化糾紛 司法為民顯正義”的錦旗送到了古峰公共法律服務站,對黃所長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表示了衷心感謝。
古峰鎮的調解案例正是屏南縣依托三級服務體系,將法律服務從線上平臺,落實到線下基層的工作縮影。去年,該縣共排查矛盾糾紛1220起,調處1220起,調
屏南縣司法局以隊伍教育整頓為契機,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探索構筑“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以線上法律資訊吸引群眾,以線下實體工作服務群眾的法律服務生態鏈,不斷滿足群眾對法律知識、法律援助的需求。
順應需求 構筑4個法律平臺
“O2O”是一種時下流行的電商營銷模式,商家通過線上宣傳吸引消費者,并引導他們到現實的商店中去消費、體驗服務等。從2018年開始,屏南縣司法所便開始探索將這種“O2O”模式運用到法治宣傳、法律援助等職能工作中。
起初,該縣司法系統在全縣村(社區)分別建立法律顧問便民服務微信群,發布最新法律訊息及工作動態,宣傳與群眾生產生活經營緊密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引導群眾進行線上咨詢,及時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法治宣傳、法律援助指引等便捷的法律服務,提高法律顧問線上服務質量和效率。
去年開始,當地司法局與公安局經過摸索和前期試點,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落實好110報警服務臺與12348法律服務平臺聯動處置糾紛工作機制的通知》,搭建了110報警服務臺和12348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聯動處置糾紛模式。
目前兩個平臺的聯動處置工作正在扎實推進,已實現兩個平臺在技術層面達到“三方通話”,案件得意及時分流轉辦。如今,通過“12348”法律服務熱線、12348法律服務網和閩政通APP進行法律咨詢和申請法律援助,已經是當地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的優先選擇項。
通過對4個網絡平臺的宣傳和推廣,屏南縣司法局充分發揮了平臺作用,進一步優化便民措施,簡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
“4個線上平臺共同發力,實現了法治宣傳及時、法律咨詢便捷、法律援助高效的目標,打通法律服務走向基層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屏南縣司法局局長張書儉如是說。
三級融合 法律服務實體全覆蓋
如何將搭建好的線上優勢延伸至線下,為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法律服務?屏南縣司法局成立了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司法所承上啟下、統籌協調的重要作用,同時,以司法所為基礎,統籌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在全縣11個鄉鎮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覆蓋。
11個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室的建立,形成三級聯動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成后的公共法律服務三級體系立足公共法律服務職能,提供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律咨詢等,更好的為基層人民提供法律服務。
2019年1月7日,鄭某在陸某的工廠作業時,被機器碾壓左上肢,致使鄭振勤的左上臂左肘關節以上缺失,經司法鑒定,鄭某的傷殘程度為五級傷殘。雙方對傷殘賠償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后續治療費、伙食費、精神損失費及交通住宿等費用的賠償產生糾紛。糾紛遲遲無法解決,“既然我們解決不了,那就找專家來談。”抱著這個念頭,找到了古峰鎮公共法律服務站,申請調解。
古峰司法所所長黃榮海就該案件,將雙方當事人請到司法所,認真傾聽他們陳述發生糾紛的前因后果及治療的情況,等雙方當人情緒平緩下來,耐心的講解相關的法律知識和人情世故,用身邊的案例苦口婆心的給雙方當事人分析利弊,并根據法律規定的賠償標準詳細計算了賠償金額,經過長達十多天的多次耐心細致的勸解下,雙方同意協商解決此事,經雙方協商,陸某同意向鄭某支付傷殘賠償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后續治療費、伙食費、精神損失費及交通住宿等費用共計人民幣肆拾捌萬元整。2019年5月29日下午,古峰鎮村民鄭某的兒女將一面印有“人民調解化糾紛 司法為民顯正義”的錦旗送到了古峰公共法律服務站,對黃所長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表示了衷心感謝。
古峰鎮的調解案例正是屏南縣依托三級服務體系,將法律服務從線上平臺,落實到線下基層的工作縮影。去年,該縣共排查矛盾糾紛1220起,調處1220起,調處率為100%,調處成功1218起,調處成功率達99.84%,其中14起為疑難復雜案件,簽訂的人民調解協議涉及金額共計608萬元。
應援盡援 鍛造專項服務隊伍
由于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點多線長面廣,建成之后,法律服務人員緊缺一度成了屏南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問題。為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屏南縣司法局按照政府主導,司法行政機關牽頭,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參與的模式,把人民調解員、司法工作人員和律師志愿者編入隊伍,分別組建了屏南縣司法局巾幗法律服務隊伍和屏南縣 “法律體檢”專項活動法律服務隊。讓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各自的法律專業特長、群眾基礎優勢,積極調動社會公益力量,優勢互補,密切合作。
5月19日,法律服務隊成員福建梅占律師事務所張平律師為屏南縣國家電網職工舉辦了一場普法活動,活動中,張律師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困惑和相關法律問題進行了“問診”,對企業基建及今后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及隱患進行了全面“體檢”排查,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個體表率,展示了法律服務隊伍的專業風采。
“過去農村的群眾遇到法律問題要坐車去縣城找律師,現在方便多了,在自己村里就可以找到律師,得到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通過此次普法活動而了解到目前當地司法體系的公共法律服務鏈建設后,企業職工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下沉基層后,兩支法律服務隊伍結合司法行政職能,開展法律服務、公證、法律援助、法治宣傳、人民調解等工作,進一步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傳播法律知識,傳遞社會正能量,應援盡援,為困難群體提供法律幫助,為有需要的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為公共法律服務鏈的運行提供堅實的隊伍保障。
處率為100%,調處成功1218起,調處成功率達99.84%,其中14起為疑難復雜案件,簽訂的人民調解協議涉及金額共計608萬元。
應援盡援 鍛造專項服務隊伍
由于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點多線長面廣,建成之后,法律服務人員緊缺一度成了屏南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問題。為解決這個實際問題,屏南縣司法局按照政府主導,司法行政機關牽頭,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參與的模式,把人民調解員、司法工作人員和律師志愿者編入隊伍,分別組建了屏南縣司法局巾幗法律服務隊伍和屏南縣 “法律體檢”專項活動法律服務隊。讓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各自的法律專業特長、群眾基礎優勢,積極調動社會公益力量,優勢互補,密切合作。
5月19日,法律服務隊成員福建梅占律師事務所張平律師為屏南縣國家電網職工舉辦了一場普法活動,活動中,張律師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困惑和相關法律問題進行了“問診”,對企業基建及今后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及隱患進行了全面“體檢”排查,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個體表率,展示了法律服務隊伍的專業風采。
“過去農村的群眾遇到法律問題要坐車去縣城找律師,現在方便多了,在自己村里就可以找到律師,得到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通過此次普法活動而了解到目前當地司法體系的公共法律服務鏈建設后,企業職工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下沉基層后,兩支法律服務隊伍結合司法行政職能,開展法律服務、公證、法律援助、法治宣傳、人民調解等工作,進一步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傳播法律知識,傳遞社會正能量,應援盡援,為困難群體提供法律幫助,為有需要的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為公共法律服務鏈的運行提供堅實的隊伍保障。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