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農業援疆閩昌緣 書寫鄉村振興山海情

  農業援疆是對口援疆的重要一環,是昌吉州鄉村振興的助推動力。鄉村振興,重在提振特色產業,打好優質農業牌,唱響三產融合戲。“南果北種”“北果南銷”是福建援疆莆田分指助力瑪納斯縣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莆田分指今年打造農業特色種植示范基地10個、電商平臺3個、鄉村振興產業館2個,涉及6個鄉鎮的12個村,引進適宜果蔬品種30多種,投入資金300多萬元,重點打造了“四花”(東方百合、冷香玫瑰、芍藥、霸王花) 、“四果”( 火龍果、人參果、無花果、百香果)種植示范基地,提升田園綜合體項目。鋪設農產品銷售網絡平臺、新建鄉村振興產業館等,通過發展產學研、休閑生態文旅農業、優質農作物種質培育等新產業調整,聚焦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充分體現林果業帶來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快推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示范點帶動農牧民共同富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達到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的目的。

  “南果北種”新試驗

  特色種植“幸福果”

  莆田分指通過資金和人才雙扶持,進行“南果北種”項目的試驗示范推廣,發展綜合效益型現代特色林果經濟,培育一些新型的經營主體,引導農業種植向適宜區集中,突出特色、深度優化,構建高效的農業產業結構。其中,莆田分指援建的5個“南果北種”實驗基地項目面積共102畝,引進“四果”、福建系列甘薯、水果玉米等果蔬品種30多種,預計年產值200多萬元。

  瑪納斯鎮上二工村的特色林果種植示范基地主要進行火龍果和無花果種植試驗示范,其中無花果主要品種以波姬紅和青皮為主。近兩年來通過福建莆田農業援疆的接力式資金投入和組團式技術指導,瑪納斯縣大棚種植技術已經成熟,今年在水肥管理上更加科學精準規范,并全程引進生態生物防治技術,據測平均單果重提高20克左右,預計畝產可達2000公斤,比去年增產25%,一畝單季經濟效益可達5萬元。今年8月初進入盛果采摘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采摘,采摘價格60元/公斤。

  該基地今年首次從莆田引進的2000株“金都一號”火龍果,成活率達100%,目前植株長勢良好,枝條均已上架,今年試開花,掛果一棚控制在80個左右,引來周邊老百姓紛紛前來參觀。莆田分指農技人才原瑞芬等4人還為種植戶制定了火龍果越冬栽培管理技術方案,以便半年援疆期滿后還能通過微信遠程指導。

  今年4月,清水河鄉瑪河生態農業觀光園首次引進人參果大棚種植,目前也已試種成功。自8月13日起,果園5個大棚全部開放采摘,觀光采摘顧客絡繹不絕,預計畝產2500公斤左右,經濟效益可達6萬元/畝。據了解,莆田分指還將繼續投入資金用于扶持牧區冷棚改造30座,輻射帶動群眾一起加入特色林果種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田園綜合”新模式

  育種產業“致富花”

  今年以來,莆田分指共打造了包家店鎮黑梁灣村姜建昌農業田園綜合體、清水河鄉團莊村瑪河益農生態觀光園等10個農業援疆休閑基地。通過人才引進、專家指導、品種改良、設施完善、生態建設、規范田管等措施,全力提升和規范農業田園綜合體休閑文旅功能,并建成一批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農業生產、農事體驗、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產休閑示范區,延伸農業與文化、農業與旅游、農業與科技、農業與飲食相結合的特色產業。同時與當地農牧民結對子、送項目、給資金、傳技術,使當地受益農戶達105戶,用產業帶動農牧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此外,今年莆田分指還引進東方百合、冷香玫瑰、芍藥等花卉果蔬品種共計30多種,其中首批試種的2畝8000株東方百合各項指標均符合市場需求,吸引了眾多疆內花商紛紛訂購。7月下旬-8月中旬,基地種植的薇薇安、索爾邦、羅賓、木門、西伯利亞等5個百合花品種,陸續迎來盛花期,并投放市場,每株收購價在5-12元,共創收6.8萬元,平均每畝鮮切花經濟效益達3.4萬元。

  據了解,在瑪納斯開展百合鮮切花種植,既解決外地調運鮮花成本高及保鮮難題,又能進一步發展百合種球培育基地、發展本地花卉種業,實現了以種苗繁育產業為突破口,引導傳統農業向休閑農業、特色農業發展,綜合提高鄉村特色種植經濟效益。除此之外,今年引進的冷香玫瑰還具有食用、藥用、香料等功能,目前莆田分指農技人員已與當地食品制作商對接,開發制作出玫瑰茶、玫瑰檸檬釀、玫瑰阿膠糕、玫瑰棗等一系列手工產品,延伸農產品深加工鏈條,以產業帶動農業發展。

  “中草藥園”新產業

  天山瑪河“金銀草”

  歷史上瑪納斯縣就是西北地區著名的藥材產銷基地,具有適宜中草藥種植的氣候、水土條件等優勢。莆田分指與瑪納斯縣農業農村局、農業試驗站合作,在“一縣援一鄉”的清水河鄉大力發展中草藥育種,作為調整農牧區產業結構的舉措之一。目前團莊村已援建“新疆貝母種源資源圃”20畝,收錄新疆貝母、伊犁貝母等五份資源,從資金與技術上支持瑪納斯縣天山綠園中草藥種植合作社擴大貝母、黨參、甘草、黃芪、雪菊等種植達500畝,經濟效益凸顯,并積極發動周邊群眾進行中草藥庭院種植發展庭院經濟,拓寬農牧區致富路。

  下一步,莆田分指還將編制清水河鄉中草藥發展規劃,積極引進中草藥制藥生產企業,采用“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經營模式,在中草藥成功的基礎上,穩步發展中草藥生產全產業鏈,通過挖掘貝母房子村種植貝母的歷史故事,進行中草藥的宣傳、展示及市場交易,全方位推動牧區中草藥生產發展產業轉型及經營銷售模式創新,在天山北麓打造一個集種植、加工、深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絲綢之路藥用植物園、中草藥生產加工產業示范基地。

  “北果南銷”新平臺

  電商網絡“金翅膀”

  今年以來,莆田分指重點與瑪納斯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聯合,共同打造閩昌莆瑪農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實現“三個一工程”(即一份農產品名錄表、一批電商微商平臺、一個南北農產品網絡銷售互通平臺)。通過“科技特派員+金融+流通”等服務模式,加強“互聯網+流通”應用,打通北果南銷渠道,讓新疆農產品走出去、賣得火。

  今年6月,在莆田分指的牽線搭橋下,促成了福建商貿學校與新疆瑪納斯縣德福昌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完成特色農產品首次線下采購合作,此次采購的農產品共計500份,總價值145000元。其中包括新疆干果、切糕、奶酪等特色農副產品,以“新疆禮物”大禮包的方式,在第一時間快遞送達福建消費者手中。截至目前,已推介銷售葡萄酒、天山香特色油、枸杞、土豆條、駝乳等新疆(瑪納斯)農產品近500萬元,簽訂銷售合同共20份。通過閩昌莆瑪東西互動,搭建推介交易平臺,為瑪納斯農副產品拓寬銷路,提升昌吉州農產品知名度和銷售水平,有效助推新疆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2021-08-23 10:33:46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