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莆田上線全省首個鄉村振興產業服務平臺——“壺蘭鄉村”,有效整合農村資源與需求,歸集土地流轉、農產品電商、科技特派員服務、鄉村文旅、龍頭企業監測服務及農業大數據等多項服務功能,助推鄉村振興,取得不俗業績,贏得廣泛贊譽。
建立銷售平臺 破解“三農”難題
農產品的銷售關乎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三農”問題,在農村,尤其是偏僻山區和偏遠海島,受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等方面的制約,那里的土產特產因成本高,導致銷路窄、價格低,有的甚至因積壓而變質、腐爛,以致使農民增產不增收反增憂。
為了破解農產品銷路窄、價格低的難題,“壺蘭鄉村”平臺攜手專業物流公司,打通了農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的渠道,為山區、海島農產品搭上銷售快車道保駕護航。
仙游縣度尾鎮的文旦柚,鐘山、游洋等北部山區的大米;涵江區大洋的黑米,莊邊、萩蘆的竹筍、荔枝等;城廂區常太鎮枇杷;秀嶼區南日鎮的鮑魚;湄洲島的紫菜。
這些農產品通過冷鏈運輸至全市現有的鄉村鄰里中心“農特產品展銷廳”,走上農村居民的餐桌。
據介紹,一年來“壺蘭鄉村”共歸集全市特色農產品近1000種,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自身優勢,不斷拓寬銷售渠道,為農產品找“婆家”。為了讓群眾吃得放心,平臺銷售的所有產品,均由振興鄉村集團把控質量,統一包裝,同時客戶可通過掃描平臺出示的二維碼,實現一鍵溯源。
至目前,“壺蘭鄉村”已先后開發“南日島”“南北洋”“仙水鳳山”“葉中香”等系列自主品牌及全市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壺蘭耕讀”,自2020年上線至今,通過線上直播等形式,為莆田山區海島及貧困地區“帶貨”超過3000萬元,食品、農產品銷售額達7000萬元。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傳遞正能量。
盤活土地資源 實現互利共贏
平海鎮西柯村地處秀嶼區平海鎮中部,這里土地肥沃,溝渠縱橫,水資源豐富,是農作物生長的風水寶地。
“這里很適合種植胡蘿卜,待田地流轉完成,可以馬上進行土地平整。”7月2日,在西柯村粉山頂一開闊處,莆田市中天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嘉雄站在田埂上,抬臂指去,“因長期荒廢,地力退化,現在到處全是野草,后期還要通過追施有機肥等,讓土壤盡快恢復地力。”
據介紹,西柯村共有耕地1827畝,多年來,隨著青壯勞力大量外出,成片田地被閑置,久而久之造成土壤肥力流失、雜草叢生。
7月13日,一場村民代表大會為首批100多畝閑置的土地敲定了“去處”。當天,該村300多戶村民委托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壺蘭鄉村”平臺,以每畝每年900元的價格,將田地出租給莆田市中天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8月1日,莆田市政協主席周青松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調研市振興集團承建的新度鎮港利示范區復墾樣板工程。周青松對市振興集團港利示范區復墾樣板工程給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市振興鄉村集團要以建設港利示范區復墾樣板工程為抓手,扎實推進市跨溪南進高鐵新城全域土地整治復墾建設。
據介紹,該項目涉及新度鎮港利村及浦尾、灰壁、東周3個自然村,項目總面積約530畝。項目建成將有效解決當前所面臨的“耕地利用碎片化、村莊用地無序化等問題,逐步構建“農田集中連片、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
據了解,為喚醒那些曾一度沉睡的土地,自去年以來,振興鄉村集團工作人員開始著手“網羅”全市閑置土地資源。他們通過對土地進行拍照、測量以及土壤性質檢測等,完善待流轉土地的信息并上傳至“壺蘭鄉村—土地流轉”平臺掛出,供企業挑選。
平臺通過對數據分析和挖掘,有效地對鄉村土地、產業、勞動力等資源進行配置優化,為我市鄉村振興提供決策支持。
數據顯示,莆田市現有待流轉土地近15萬畝,目前,“壺蘭鄉村”平臺已歸集莆田各縣區總計超過30000畝的待流轉優質土地,通過平臺“土地流轉”服務,讓閑置土地向農業公司和專業大戶集中亮相,助力土地流轉、農民增收。
走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這些土地被流轉出去的“地主”,除了可以坐收地租外,還可以給承租企業打工,實現家門口就業,可謂一舉兩得。
科技人才下沉 鄉村振興可期
南興村位于仙游縣鐘山鎮西南部。“去年初,我想嘗試著給村里引進一些新的果蔬品種,助力農業增產。”南興村黨支部書記蔣鋒隆說,“四處問了一圈,最后發現原來手機上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蔣鋒隆登錄手機上的“壺蘭鄉村”平臺,通過“科特派”系統,聯系上了省級科技特派員、莆田市農科所果樹研究室副研究員林革。很快,一支特派員隊伍來到村里,實地考察。林革結合土壤性質、氣候條件等因素,向南興村推薦了85-007品種水蜜桃。
樹苗種上后,林革多次帶隊到南興村,勘查土質、肥料,查看果樹生長情況,現場“把脈開方”。
南興村的“甜蜜產業”,是“壺蘭鄉村”平臺搭建應用科技特派員人才庫的一個成果。有數據顯示,平臺上線以來,已直接服務農戶892戶,服務企業、合作社、技術協會272家,引進農業推廣項目、科技項目201個,帶動2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走上致富之路。
7月28日上午,市農科所、市振興鄉村集團等一行,到月塘鎮中天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調研圣女果種植情況,考察交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效,指導現代農業發展。
莆田市中天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在月塘鎮東營墾區擁有200畝農業產研基地和5000平方米農產品加工冷藏倉儲車間。主要經營生鮮蔬菜加工,是一家集種植、加工、生產、銷售、進出口業務于一體的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擁有胡蘿卜、花椰菜等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為落實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該公司積極引進圣女果新品種。該品種具有耐高溫、不裂果、早上市的特點和優勢,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市農科所對月塘鎮先行先試種植新品種圣女果獲得成功,給予高度評價,市農科所柯慶明博士對企業科學化種植作了現場指導,強調記錄天氣水文情況和植株長勢數據對于農業生產研究的重要性,并現場解決了一些農業技術問題。
與會各方圍繞鄉村振興發展規劃,深化現代農業改革,做好科技特派員,支持企業多元化經營,加強培育新興業態等方面進行深入討論交流。會后各方就凝聚政產學研合力,共同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達成共識。來源:莆田晚報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