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市首創“田長制”保糧食安全

編者按:

  近年來,我省各地在自然資源管理改革創新方面積極探索實踐,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為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省自然資源廳從創新性、代表性等角度首批選取4個典型案例,供相互學習借鑒,以推動全省相關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寧德市首創“田長制”保糧食安全

  一、背景情況

  耕地保護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安定穩定,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耕地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2021年6月,寧德市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在全省率先建立“田長制”,對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進行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管理。

  二、主要做法

  (一)分層設置,構建網格體系。構建“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縣、鄉、村三級“田長制”管理體系,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分層設置網格,設置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一級、二級、三級田長,分別由各縣(市、區)長、各鄉鎮長(街道辦事處主任)、各村(居)委會主要負責人擔任,涉及國有農用地的,由單位法人或按屬地管理原則由鄉鎮長(街道辦事處主任)擔任田長,層層負責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

  (二)統籌協同,形成耕保合力。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各級田長負責責任區域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研究部署、指導協調、督促檢查、宣傳教育等各項工作,三級田長每周開展一次巡查;市、縣(區)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部門建立健全聯合監管機制,各級執法機構和鄉鎮有關部門與區域田長積極對接,加強巡查檢查協作配合和信息共享,做到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切實形成耕地保護管理合力;對于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未整改到位的,相應增加下一年度補充耕地任務、核減補充耕地指標。

  (三)資金保障,激勵先進典型。各縣(市、區)政府每年從土地出讓收益中安排不低于500萬元資金,統籌補充耕地指標交易資金、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交易資金、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等涉農資金,保障落實專項工作經費。專項工作經費主要用于耕地保護突出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農田基礎設施管護與修繕、耕地占補平衡項目建設、地力培肥、耕地保護管理、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修復等;對耕地保護工作成效突出的鄉鎮,安排耕地保護激勵獎勵資金,激勵先進典型,并參照村級協管員標準給予三級田長補貼。

  (四)健全機制,強化考核監督。將“田長制”與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糧食安全考核相結合,強化考核監督。

  三、取得成效

  寧德市耕地保護“田長制”自2020年探索試推廣后,各縣(市、區)長、各鄉鎮長(街道辦事處主任)、各村(居)委會主要負責人時刻當好耕地的“守護神”,構筑“共同防線”守護 “飯碗田”,寧德市耕地保護各項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效。根據年度變更調查數據,寧德市實有耕地面積高于省級下達的耕地保有量任務,2020年度補充耕地、補充水田及旱地改水田任務均超額完成,完成率位居全省第2位。在此基礎上,2021年寧德市總結經驗,制定下發《寧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寧德市耕地保護“田長制”實施方案的通知》,構建三級“田長制”管理體系,并進行全面推廣。【福建自然資源公眾號 廳綜合處】

2021-08-18 16:04:31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