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為產業注入數字化“新動能”,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7月28日,由烏海市人民政府、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為”)共同主辦的“助推智慧發展 共謀產業升級”2021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峰會在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興泰藍海名都假日酒店成功舉行。自治區黨政機關相關負責人、烏海及周邊地區焦化和氯堿化工企業,以及電信運營企業、工業數字化轉型領域的科技企業代表和媒體代表齊聚一堂,旨在以“智能”為產業注入數字化“新動能”,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入綠色環保的快速發展軌道。

智變創質變,以戰略合作加速創新發展

數字經濟是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引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全球共識,是黨中央戰略部署,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烏海市委副書記政府市長楊進在致辭中表示,年來,烏海市以實施“科技興蒙”行動為統領,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為抓手,深入開展“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扎實推進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以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賦能傳統產業,由工礦城市向生態城市、創新城市、智慧城市轉型邁出堅實步伐。希望更多企業來烏投資興業、共謀發展,與富有魅力、充滿希望的大美烏海攜手并進、逐夢前行,共同譜寫合作共贏的嶄新篇章。

華為中國區副總裁、中國區云業務總裁張修征在致辭中提到,華為將堅定地支持內蒙古和烏海的數字經濟建設,加大技術創新,補齊產業鏈短板,實現全局結構突破。未來,華為將攜生態伙伴,從整合產業和技術資源,加大投入創新人才培養,以產業轉型推動城市全局結構突破三個方面,為烏海的轉型升級和傳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華為中國區副總裁、中國區云業務總裁張修征致辭

為了進一步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發展、數字化轉型等方向深化合作,由烏海市政府市長李春曉和華為內蒙古烏海地區總經理朱宗臣作為簽約代表,正式簽署“烏海市人民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人工智能、鯤鵬生態、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高技術產業在烏海市的快速發展,華為將5G、云、AI等新技術應用到當地的傳統產業、千行百業中,通過多方面的強化合作,助力各行業高質量發展。

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峰會期間,還舉辦了“華為(烏海)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揭牌儀式,由烏海市委副書記政府市長楊進和華為中國區副總裁、中國區云業務總裁張修征共同為創新中心揭牌,一眾嘉賓共同見證了簽約儀式與揭牌儀式。兩個儀式的舉行,意味著烏海市政府與華為將以深化合作的方式,以華為最新ICT技術驅動產業升級,打造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樣本。

“華為(烏海)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揭牌儀式

5G、云、AI為傳統產業注入數字化新動能

圍繞“十四五”規劃目標下,并結合我國煤炭產業的實際情況,認真做好“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工作,需要大力提升煤炭產業鏈水,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大力培育新動能,推動煤炭產業數字化發展。

華為政企云總裁助理 趙攀主持主題報告環節,發表專業見解

華為云EI工業智能體總監李城梁在華為智慧配煤解決方案分享中表示,華為智能配煤V2.0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靈魂”,具有五大特征:原料煤特征讓配煤結果更可靠;深入挖掘原料煤特征相關和配伍;人工智能融合行業機理;優化算法提升配煤師出配比效率;推薦配煤框架,提供配煤新思路。方案的全國推廣效果突出,配煤優化結果出眾。

華為云EI工業智能體總監李城梁進行主題分享

內蒙古廣納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肖飛在《傳統產業與AI嫁接 開啟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主題演講中,對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之路進行了概括,對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與痛點進行了六個方面的說明,并表示在華為的助力下,以廣納集團智能發展方向和需求點為例,提出了傳統產業與AI嫁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措施與建議。結合華為強大的研發和綜合技術能力,基于配煤機理,結合業界先進配煤理論科學配煤助力廣納將傳統人工經驗升級到人工智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配煤比的優化及焦炭質量的預測,進一步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鄭結斌以《轉型升級 氯堿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對我國氯堿行業運行現狀、氯堿行業產業鏈現狀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目前我國氯堿行業產業鏈模式主要分為西部地區電石法PVC為核心的資源型、與石化相結合的規模效益型、與精細化工結合的特色優勢型三種。“十四五”期間氯堿行業將以創新化、標準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國際化為發展目標。中國氯堿行業將進一步嚴控新增產能,全力做好安全環保節能工作,實施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實現由氯堿大國向氯堿強國的跨越。

清云智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強在主題分享中,對流程工業數字化工廠關鍵技術及方案進行了全面解讀,面對數字工廠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與無人化發展趨勢,流程工業數字化工廠將直擊當前工廠發展的痛點,順應趨勢以智能化生產運行的PID能監控與整定和自診斷技術提高工廠運營效率,實現減人、無人的目標。

重磅發布:“智慧配煤解決方案2.0”及“智能工廠解決方案1.0”發布儀式

伴隨我國上游煤炭行業和下游鋼鐵行業的供給側改革與結構調整,導致企業盈利壓力增大,引入數字化轉型使能降本增效將是煤焦化企業的必然選擇。在此背景下,華為智慧配煤用知識+AI的方式賦能煤炭智能升級,在華為公司李城梁、郭志軍、李梓玉、鄒國棟、張恒凱、馬文超的見證下,正式發布“智慧配煤解決方案2.0”。在V1.0版本的基礎上,V2.0增強了5大特,強化機理作用,提升工具效率,為方案注入強韌靈魂,華為云將先進算法和充足算力與焦化企業的工藝、生產數據和焦化行業的專家經驗相結合,提供高精度焦炭質量預測和高效益配煤優化能力,助力焦化行業企業降本增效。

華為云智慧配煤解決方案2.0發布儀式

在峰會上,清云智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家應急部和工信部安全生產特聘專家張志強共同攜手,發布“智能工廠解決方案1.0”,將加速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為能源、煤炭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方案優勢在于增效降本,借助高精度預測解決質量預測難的問題,模型在線優化加速信息化升級,更好地支撐烏海的相關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艷兵以遠程方式在《傳統產業轉型思考》主題報告中,深入解讀了碳達峰與碳中和政策下的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并給出了產業發展綠色化、增量引導、存量盤活的建議。

六大展臺+產業對接:助推智慧發展 共謀產業升級

本次峰會期間,華為展臺共設置了六大主題,括華為云、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配煤、智慧洗煤、智能工廠等多個主題展臺,吸引眾多參會嘉賓駐足。基于華為打造的工業互聯網“黑土地”,在人工智能技術加持以及多個智慧、智能解決方案下,將有助于切實幫助眾多工業企業從數字化邁向智能化,真正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為了助力烏海市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升級,本屆峰會還在烏海市科技創新中心特別舉辦了產業數字化對接會。通過產業對接與產業數字化深入推進,將助力當地數字經濟向更多領域、更深層次發展。

隨著我國數字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化技術和服務加速向行業融合滲透,產業數字化趨勢明顯,在數字經濟中的占比已高達80.2%。產數融合加速,數智時代已經到來,如何推動傳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產業必須面對的最迫切的課題。華為認為“以智變,創質變”,激發鏈式反應,是數字經濟時代城市智能升級、產業轉型和創新發展的最佳路徑。未來,華為將用最領先的技術賦能企業,用最優質的產品服務企業,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保駕護航,推動全行業領域數字經濟發展。

 

2021-07-29 09:56:23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