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70%以上縣(市、區)完成省級初審驗收,初步達到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標準,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示范經驗。
《意見》提出,在豐富產品供給方面,山西將通過提升五臺山、云岡石窟、平遙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遺產地及皇城相府、綿山、雁門關、洪洞大槐樹等5A級景區綜合服務功能,開發新型旅游產品,延伸產業鏈條,建成功能完善的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結合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建設,實施A級景區倍增計劃,率先創建高等級旅游度假區及生態旅游示范區等,力爭到2025年,省級旅游度假區達到50家以上,創建1至3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山西將在構建服務體系方面,加快推進黃河、長城、太行3條一號旅游公路建設,構建結構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特色突出、服務優良的旅游公路體系,形成“站景通、城景通、景景通”全省立體旅游交通網;加快建設智慧景區和智慧城市。在提升治理能力方面,建立旅游市場主體“紅黑名單制度”,建立旅游企業“聯合懲戒備忘錄+黑名單”信用聯合懲戒機制,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場現代治理能力;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問題加強市場秩序整治,整治非法經營和不合理低價游、欺客宰客、強迫及變相強迫或誘導游客消費,以及“一日游”亂象等市場頑疾和突出問題;建立、健全現代化治理能力和安全監管體系。(王文華)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