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福建省“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系列主題第一場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海洋與漁業局等部門,重點介紹我省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產業優
新業態新模式成亮點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特色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發布會上,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葉飛文介紹。
據介紹,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創新型省份、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建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400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245家、工程研究中心119家、企業技術中心535家、產業協同創新院21家,初步形成福廈泉沿??萍紕撔伦呃取9I加快邁向中高端,主導產業持續做大做強,培育形成集成電路和光電、計算機和網絡通信、石化一體化、高端裝備等21個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集群。以金融、現代物流、旅游、軟件信息等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不斷發展壯大,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新亮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到47.5%,比2012年提高7.7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十分亮眼:數字經濟方面,2020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2萬億元,占GDP的比重超過45%;“海上福建”建設方面,2020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1.05萬億元,居全國第3位,占GDP比重23.9%;發展綠色經濟方面,福建以占全國約1.3%的土地、2.8%的人口、2.8%的能源消費,創造了占全國約4.3%的GDP,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據了解,下一步,我省將突出做好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三篇文章,持續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在新的起點上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百姓富
民生獲得感越來越強
發布會上,我省交出的“民生答卷”也格外引人注目。
據介紹,2020年福建省地區生產總值4.39萬億元,在全國位次從2012年的第12位前移到第7位;人均GDP達10.58萬元,在全國位次從2012年的第6位前移到第4位。
數字化賦能,便民服務再升級。全省依申請審批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8%以上,閩政通App實現高頻便民事項馬上辦、掌上辦。遠程醫療覆蓋全省所有三級公立醫院和83%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會保障卡覆蓋全省城鄉居民,智慧旅游已全省聯網。
一直以來,我省受臺風、風暴潮等災害影響較大,每年平均有7~8個臺風影響我省海域,船只的作業安全令人擔心。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林月玲介紹,為最大程度保障群眾生產生活安全,2019年以來,該局籌措資金,為全省1.3萬艘漁船安裝固定式北斗示位儀,實現全省海洋漁船“看得見”目標。項目實施近2年來,已救助船只70多艘,獲救船員700多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億多元。
生態美
“清新福建”成亮麗名片
近年來,我省不斷推動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協同并進。據介紹,我省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優于全國平均水平32%,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在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省12條主要河流Ⅰ~Ⅲ類水質比例為97.9%,九市一區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98.8%,森林蓄積量達7.29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66.8%,連續42年保持全國第一,綠色生態成為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優勢,“清新福建”成為亮麗名片。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省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不斷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編制實施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和“三線一單”,嚴把產業政策關、資源消耗關、環境保護關,實施綠色產業指導目錄,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綠色轉型、清潔化改造,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清潔能源裝機比重5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
“下一步,我們將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發展各領域各環節,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主線,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葉飛文表示。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