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速“6432”工地黨建熠熠生輝

 鮮艷的黨旗、振奮的標語、整齊的桌椅、完善的黨組織成員結構圖,設在一線如此規范的黨員活動室讓記者眼前一亮。

  走進施工現場,公示牌立在顯眼位置,黨支部、支部書記、支委及普通黨員的責任、分工等公示內容一應俱全;隧道、大橋等控制性工程建設一線,黨旗高高飄揚;工人產業園、智慧梁廠內,黨員先鋒崗、示范崗掛牌熠熠生輝。

  這是記者近日在福建省高速公路項目施工現場各標段看到的場景。

  支部建在工地上,黨旗飄在崗位上。2017年以來,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設總指揮部(簡稱福建省高指)瞄準基層黨建在建設領域虛化、弱化、邊緣化等問題,以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及加快工程建設的現實需要,突出政治功能,探索工地黨建創建工作。

  4年多的實踐過程中,福建省高指通過工地黨建“6432”工作模式,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串聯成“戰線”,將一線建設隊伍中的黨員凝聚成“先鋒隊”,將以往相對獨立的建設者與沿線群眾聯結成“貼心人”,共同匯成工地基層黨組織強大的組織力,實現工地黨建由實而活、由活而優的質的飛躍,有效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成果突出,成效扎實。

  堅持問題導向 煉就“6432”工作模式

  主體的多元性、人員的高流動性、存續的臨時性、環境的相對封閉性等,是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工地的幾大特點。

  “基于此特點,高速公路建設工地一直以來都是黨建的薄弱區域:黨組織存在感不夠、不確定性較大、作用發揮較弱,黨員教育管理散亂。”福建省高指總工程師陳禮彪說,“這種現實情況為我們在高速公路建設工地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提出了必然要求。”

  奔著問題去,盯著難題改。福建省高指主動作為,先行先試,2017年3月起,在行業內率先開展“支部建在工地上、黨旗飄在崗位上”工地黨建主題實踐,著眼于把黨動員、組織群眾的優良傳統引入工程建設中,初步開展“六有、四亮、三化、雙融”黨建工作創新——以“六有”(有機構、有人員、有場所、有制度、有載體、有經費)為前提,將組織建構起來;以“四亮”(亮身份、亮黨旗、亮承諾、亮作為)為手段,使形象展示出來;以“三化”(屬地化、協同化、信息化)為抓手,把工作開展起來;以“雙融”(融入建設標準化管理體系、融入當地社會發展與治理體系)為要求,讓作用發揮出來,“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為基層黨建工作“破冰”。

  2017年夏,泉廈漳聯盟路泉州段A3標,紅線內一棟建筑的房主因對補償有異議,導致拆遷工作一直擱置。A3 標黨支部在走訪慰問沿線村里的黨員時,向一位老黨員聊起了此事。

  這位老黨員在村里很有威信,在了解情況后,自己主動去和房主溝通談心。經過多次交流,房主答應了規定的征拆補償。

  做好黨建破解施工難題,試點工作落地見效。同年7月,福建省高指印發《關于將高速公路建設工地黨建工作納入標準化管理體系的通知》,推出“6432”工地黨建標準化創建體系,建立“六項工作機制”,并逐步明確了“三個有利”成效檢驗標準、“五個不”工作推進原則、“三個滿意”評價標準等工作方法。

  邊實踐邊總結。2018年年初,在福建省委組織部的指導下,福建省高指聯合有關單位開展了工地黨建創新實踐課題研究,強化頂層設計,提煉形成了福建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工地黨建“6432”工作模式,全省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持續掀起工地黨建工作高潮。8月,《工地黨建標準化指南》制定推行,并于2019年10月、2020年6月再次修訂,實現了標準化管理工作向工地黨建的延伸實化。

  目前,福建319公里的高速公路在建工地上,共成立了68個工地黨支部,活躍著757名黨員的身影,其中包括農民工流動黨員52名,實現了全省工地黨建工作全覆蓋。

  

廈門第二東通道項目黨員活動室。

  

沙埕灣跨海公路通道工程。

  

  倡導以人為本 重塑黨員身份自信

  嶄新的圍墻、剛打的水井、寬敞的宿舍、整潔的晾衣區,還有豐富多彩的黨建主題花園——“我住在這么漂亮的生活區里,休息得好,心情舒暢,工作更有干勁兒了。”漳武高速公路南靖段A2標智慧梁廠工人李志國告訴記者,“2020年11月我被確定為預備黨員后,目前負責智慧梁廠的施工生產組織協調和質量協管。”

  “改善一線工人生活環境,營造‘離鄉不離黨、組織在身旁’的溫馨氛圍,能增強他們的歸屬感、獲得感,提振干事精氣神。”A2標項目黨支部書記韓鵬說。

  凝人心,聚合力。在黨支部的關懷激勵和黨員的示范帶動下,A2標全體建設人員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智慧梁廠2020年產梁突破900片,工效大大提升,梁廠內懸掛的“內抓管理保產能,外塑形象創亮點”是不僅是標語,更是實效。

  黨員是建設隊伍中的先鋒,黨建工作的落腳點就在于激發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導向,推行關懷激勵機制,著力形成黨員職工遇事有人管、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解決的工作機制,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尤其注重增強農民工黨員榮譽感,通過激勵、關懷、教育、引導,調動全體建設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強化抓好質量安全的責任心和主動性。”陳禮彪介紹。

  通過關懷激勵機制,福建省高指重塑黨員角色自信,而推行雙培雙創機制,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更是為工地黨建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在關鍵崗位、艱苦環境、困難時期,福建省高指著力于考察人才,把技術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技術骨干,尤其注重從一線工地的優秀青年當中培養發展新黨員,與流動黨員、預備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所屬黨組織建立聯合培養機制,確保高速公路建設產業工人隊伍中追求進步的優秀分子有奔頭、不掉隊。

  曾擔任泉廈漳聯盟路泉州段A3標拌和站站長的張明,愛崗敬業,踏實肯干,懷揣入黨夢想,可是由于在外打工,入黨的程序就一而再地耽擱了。來到泉廈漳聯盟路項目后,張明入黨的意向依然堅定,再次向所在項目部黨支部表達了心愿。

  項目部黨支部經過多重篩選與考察,最終確定發展張明作為項目聯動共建培養積極分子的人選。2019年9月,考察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張明正式入黨。

  通過具體而微的思政工作,營造出有情有義、積極向上、和諧安寧的建設氛圍,把一線黨員召集在一起,增強堡壘戰斗力,提升先鋒凝聚力,福建省高指走出了一條項目工地黨建工作新路子。

  

龍巖東環項目青年黨員學習。

  

工地現場“亮黨旗”。

  

  推進標準化管理 工地黨建工程建設“1+1>2”

  “是工程師來做黨建工作,不是專門的黨務工作者來抓。”在談到破解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兩張皮”問題時,陳禮彪說,“結合綠色公路、品質工程創建,我們將黨建工作融入項目工地標準化管理體系、納入信用考核體系,做到與業務工作同布置、同落實、同考核。”

  龍巖東環高速公路是廈蓉高速公路和莆永高速公路之間的快捷連接線。參建單位進場伊始,東環公司黨支部就制定印發了《“傳承紅色基因、助力品質東環”工地黨建主題實踐活動方案》,組織開展“建精品臨建,創品質工程”勞動競賽、“保安全、保質量、保進度”黨員和青年骨干誓師大會、廣大黨員“我為品質工程獻一策”等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將項目建設業務線條與黨建工作串聯起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工程質量水平。

  漳武高速公路南靖段大部分地處山區,環保要求高。為此,漳武公司黨支部牽頭成立項目綠色公路品質工程創建領導小組,制定“少占耕地、永臨結合、多集中”的標準化場站建設原則。福建路橋B1標特設2個黨員工作站:路面生產中心站,集中水穩拌和站、混凝土拌和站、鋼筋加工場等;瀝青綜合拌和站設置綠色環保處理系統,集砂石分離機、污水處理壓濾機為一體,并由黨員輪流至一線工作站帶班,緊盯關鍵節點,保障綠色施工技術的標準化建設及監督管理,營造了文明綠色的施工環境。

  福建省高指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兩手抓、兩促進”,不僅推動基層黨支部帶頭鞏固落實標準化施工要求,還創新思路,促進適合項目的質量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新舉措、新成果發揮作用,全省高速公路標準化施工實現了“三準入、四集中、五提升”的新轉變。

  “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六縱十橫”高速公路網規劃落地實施,完成建設投資1458億元,新增里程1000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6000公里,綠色公路、品質工程雙創工作扎實推進,得到交通運輸部高度肯定,并于2019年9月,在第五屆全國綠色公路技術交流會上作經驗交流。其中,莆炎高速公路永泰梧桐至尤溪中仙段項目被列為交通運輸部第二批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范工程項目。

  這份成績單,驗證了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后產生的效果是“1+1>2”。

  

漳武高速公路架梁施工。

  

  共建和諧路地關系 建好民心工程

  

多方代表在“民情驛站”召開現場協調會。

  

  “5月,周邊居民的投訴率為零。”廈門第二東通道項目A2標項目黨支部書記吳春明告訴記者,“2020年年初,投訴量最高時1個月就有42件,目前的變化多虧了‘民情驛站’的建設。”

  施工過程中,因水電管線改遷常常要停水停電,按照要求,工地只能在每天23時之后施工,但無法避免的噪音就容易影響居民休息,項目此前收到了不少投訴。

  廈門路橋集團聯合廈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項目周邊社區居委會和施工單位黨支部,在施工現場設置“民情驛站”,成為建設單位與社區居民溝通的有效渠道:聽取居民意向建議,并向居民介紹建設開發帶來的長久之利,邀請保險公司對受影響的居民進行理賠、及時整改不到位的施工工藝……

  心貼心談、實打實干,居民投訴率下降了95%以上,有力促進工程建設向前推進。

  該項目聘用社區退休老黨員任項目文明施工監督員,聯合共建單位持續開展垃圾分類等黨建共建活動,黨組織成為建設者和沿線群眾之間的紐帶,營造了和諧的施工氛圍。

  “通過配套推進工地黨建工作路地共建機制,開展愛心幫扶、走訪慰問、助學助老、技能培訓等黨建活動,用真心拉近了與沿線群眾的距離,獲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陳禮彪說。

  2017年至2020年,福建省在建高速公路項目硬化與地方路網銜接的施工便道509條,長637公里,不僅改善了群眾出行難題,更暢通了當地農作物的運輸通道;

  新開工項目的91個項目部有65個利用當地閑置的學校、廠房、村部和鄉鎮舊址,改造成為辦公場所,待項目建成后將連同設施設備無償交給地方作為養老院、社區活動中心等,實現路地共贏;

  各在建項目普遍建立民生臺賬,將村內的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困難黨員等幫扶對象進行建檔,適時協助開展助學助老、當地用工等,共幫扶約8999人次,投入經費約692萬元。

  在堅持不盲目投入、不盲目承諾的前提下,福建省高指以工地黨建抓好民心工程,有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增強當地群眾在高速公路建設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福建省在建高速公路項目還有效融入地方社會治理體系,與當地加強聯防聯治,共創共建安定、和諧的工地周邊環境。2017年至2020年,全省各施工單位共參與地方各類搶險救災464次,與地方開展治安聯防聯動活動588次。

  漳武高速公路A2標黨員活動室內,一塊寫著“搶險救災奮勇當先,勇于擔當心系百姓”的牌匾,記錄了2019年6月,項目部人員連續兩天一夜修復因暴雨而受損嚴重的村道,并修筑河道護坡、硬化混凝土路面的故事,見證了路地魚水情。

  夯實組織建設 提供經驗范本

  “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設總指揮部創造出工地黨建‘6432’工作模式,破解了工地流動黨員和農民工黨員的管理難題,基本實現了基層黨建在高速公路建設工地的全覆蓋,有效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新時代交通建設領域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有益探索,為類似交通工程項目等高流動場域加強黨的建設、參與社會治理、促進中心工作提供了借鑒。”2018年6月28日,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作出批示。

  福建高速公路工地黨建“6432”工作模式,經過4年多的實踐與探索,實現從制度、組織、人員上破解障礙,強化工作保障,實現項目工地組織建設標準化、支部活動公開化和工作開展協同化,有力帶動了地方發展,當地群眾直接受益。實踐做法寫入交通運輸部《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18年版)》。同時,填補了國內高流動性場域基層黨建研究和實踐的空白,契合類似大型建設工地特點,能夠為高鐵、建筑、水利、機場、核電、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提供一整套完整的、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模式與經驗,甚至為“一帶一路”建設、國企走向世界過程中,繼續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提供經驗范本。

  相關工作在全國范圍內產生廣泛、積極影響,國家、部省領導多次批示肯定,山東、浙江、廣東等?。▍^、市)高速公路建設單位和中交集團、中建集團,以及港航、水利建設等行業單位先后到福建考察學習。

  “在福建這片建設熱土上,我們作為工地黨建‘6432’工作模式的受益者,深刻感受到,這種通過激發思想形成的力量,抓實了就是生產力,抓細了就是凝聚力,抓強了就是競爭力。”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谷世平說。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福建省高指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結合“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將工地黨建工作與黨史學習教育深度結合,教育、引導一線項目黨員、干部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行力量,提振斗爭精神,錘煉實干本領,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建功立業。

  新時代賦予新任務,新征程要有新作為。福建省高指將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工程建設,持續落實工地黨建“6432”工作模式,積極探索創新、適時總結提煉,不斷豐富工地黨建內容、拓展與運營黨建“聯學共建”模式,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標準化提升,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提供堅強保障。

  (記者:董雅潔 張超群 特約記者:陳希陽 通訊員:施燕秒 陳暢  本版圖片由 福建省高指 提供)

2021-07-01 09:40:26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