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大關懷丨福建各地這樣抓“五項管理”

 6月4日,福建省教育廳召開全省中小學“五項管理”落實推進視頻會,全面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等“五項管理”文件和省教育廳印發的《關于加強“五項管理”進一步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通知》要求,部署我省“五項管理”落地實施有關工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我省各地各校迅速反應,對照“五項管理”規定,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密切家校協作,多舉措抓落實,確保國家決策部署貫穿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各個層面,并把“五項管理”作為當前黨史學習教育中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統一認識,反應迅速

  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相繼召開專題會議部署“五項管理”工作,明確工作要求,細化工作方案,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文件和措施,規范中小學作業布置、手機管理、作息時間。泉州市教育局根據本地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負面清單》;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出臺作業綠色通道、免作業日等十項硬核措施為學生減負。

  1.每班開辟“作業公示欄”。協調控制學科每日作業總量,確保三-六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鼓勵學生在家開展閱讀、勞技、健體等活動。

  2.精心設計作業。教師要“下水先試”。布置彈性作業,滿足不同水平學生需求。豐富作業形式,除了紙筆練習,增加動手實踐型、趣味游戲型、活動展示型、探究記錄型等形式的作業,激發學生學習活力。

  3.開通“作業綠色通道”。如果學生當天經努力未能在21:00前完成作業的,可以由家長跟老師留言,允許第二天繼續完成,確保學生每日睡眠達到10個小時。

  4.做好課后晚托輔導。指導學生完成當天家庭作業、訂正錯題等,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5.評選“時間管理小能手”,每天在21:00前完成學習任務,按時上床睡覺,睡得足、身體好的學生給予表揚激勵。

  6.設置每周一天的“免作業日”,讓學生自由安排,做時間的主人,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7.指導閱讀經典讀物。每周一節課外閱讀課,開展師生共讀;利用“螢火蟲故事家族”活動平臺,鼓勵家長志愿者進校開展閱讀活動。

  8.開展“1+3”強體特色工程。確保每天鍛煉一小時,每位學生培養一至二項體育特長。

  9.家校配合,防止“課外增負”。倡議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過量報興趣班、補習班,加重孩子學習負擔,占用孩子休息時間,增加孩子的身體和心理負擔。

  10.黨政工團聯動,家社齊動員,全方位監督學生的手機使用。讓學生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手機。

  廈門湖里區教育局通過組織所有區屬公民辦中小學校長參加省、市專題視頻會,召開各小片區片長會,組織區教育局機關各科室和部門負責人召開專題研討;分三個層次推進湖里區中小學落實“五項管理”。

  家校協同,精準實施

  “五項管理”工作需要學校承擔主體責任,但許多工作的落細落實,離不開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各校紛紛召開貫徹落實工作推進會,發出《致家長的一封信》,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涌現出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典型做法。

  福州市小柳小學組織學校行政、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深入學生家庭,向家長解讀“五項管理”內容,重點對照手機、睡眠、讀物、作業、體質等內容,了解學生在家的落實情況,讓家長和孩子能夠真正了解“五項管理”對孩子成長的積極意義,共同營造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環境。

  6月13日至16日,晉江英林中學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以每天一篇推文的形式,結合學校教學工作向家長逐項解讀“五項管理”的內容。讓家長清楚“五項管理”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引導家長履行相應責任,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工作。

  細節謀劃,亮點頻現

  手機管理方面。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小學在各班配備手機收納袋,并起了一個大氣響亮的名字——“停機坪”。孩子的手機進校后統一放入收納袋保管,放學時取回。

  廈門市湖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在每個班級設立“移動營業廳”。手機、電話手表等電子產品入校后,由學生主動存放到每班的“移動營業廳”中。各班電子產品由小干部收齊后,交由班主任老師保管,待放學時間發還。

  睡眠管理方面。為保證小學生不少于10小時的睡眠時間,泉州師范學院附屬小學實行強制結束作業制度,明確要求學生不得晚于21:20分就寢,規定學生強制結束作業時間為21:00。廈門市湖里實驗中學結合“學生睡眠的調查問卷”結果,建立科學的睡眠監測機制,將學生睡眠狀況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制定適合學生的大課間、課余體育鍛煉項目和跟進措施,確實提高學生的體質。

  作業管理方面。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利用作業輔導課指導低年級學生當堂完成作業,積極提倡教師結合學生特點自主設計作業習題,將作業檢查制度化、常態化,檢查結果納入教師績效考核,通過考核促進教師科學布置作業,杜絕“超標、超時、超量”的現象。學校還要求老師在布置作業前需自己做一遍,班主任負責統籌每日作業量,設置“作業晾曬臺”,每日在群里公示作業。

  讀物管理方面。福建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建議家長為孩子購買積極、健康的讀物;設立親子閱讀時間,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分享讀書感受,營造家庭讀書氛圍。廈門湖里區教育局加大書香校園建設。健全學校圖書館、班級圖書角管理,開放學校圖書館圖書資源,拓展學生閱讀活動,充分發揮課外讀物育人功能。各校大力倡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激發學生閱讀熱情。

  體質管理方面。各校開足、開齊體育課程,全面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每天保證進行陽光體育活動,保障學生每天校內1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廈門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學校落實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的體育與健康課程要求。支持有條件的學校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開展“明眸健行”跑操、“輕眼課間十分鐘”等活動,讓每位學生掌握2項運動技能。

  此外,省教育廳、省政府教育督導辦公室每年對省級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質量實施兩次監測。除了監測學生運動技能、健康生活方式及體育與健康課程開設、條件保障、教師配備、學科教學、學校管理和社會資源支撐等相關因素外,還將脊柱側彎風險篩查納入監測范圍。

  督導跟進,確保落實

  為扎實推進“五項管理”工作,我省各地教育督導部門認真開展常態督導,組織當地中小學校責任督學開展專項督導,采用校園巡查、推門聽課、查閱資料、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多種方式,對所有中小學校進行常態化監管。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整改要求,推動“五項管理”更好地貫徹落實,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泉州市教育局派出督導組到各地學校檢查,并要求各縣市在6月20日前自查自糾,明確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6月11日,三明市教育局由局長親自帶隊組成督導檢查組到三明學院附屬小學進行“五項管理”專項督導檢查。連續半個多月來,寧化縣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組成督導組,對全縣中小學校2020-2021學年教育教學暨“五項管理”工作開展專項督導評估,全面督查各校“五項管理”落實情況和責任督學掛牌督導成效。

  6月16日,福州市晉安區政府“五項管理”督導組到鼓山苑小學進行督查指導。督導組檢查了學校在“五項管理”工作上的臺賬資料,對學校目前還存在的問題,一一開出了整改清單。

  減負措施實施,正向效果明顯

  我省各中小學嚴格落實“五項管理”,雖然時間較短但已初見成效,受到家長老師的歡迎。

  廈門市金安小學在今年五一假期過后,就試點了“五項管理”的減負措施,將早上第一節課的時間推遲到了8:20,經過一個月的運行,不少孩子和家長已經熟悉了這樣的作息時間,并且慢慢地發現了變化。

  “上午8:20第一節課,下午2:45第一節課,4:15至5:05學校活動課,清校時間5:30……”近日,南平實驗小學更改了上課時間和放學時間。學校將學生睡眠管理和延時服務兩項工作相結合,在原有的課后延時服務和社團活動基礎上推進教育教學的探索。每周二下午4:15,南平實小玉屏校區三年(2)班的曾靜穎同學,都會如約來到學校活動室學習茶藝。學校社團每周還設有語、數、英的培優補缺班,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課后公益輔導。“我們家是雙職工家庭,二胎還在上幼兒園。延遲放學可以讓孩子更全面地享受到學校的教育,也解決了孩子放學后無人看管的問題。”靜穎的媽媽陳女士感激地說。

  福州實驗小學語文教師張老師表示,管理就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這些內容與學生的成長息息相關,但在一段時間內偏離了正常值,理應予以糾偏,加強管理。教育工作者應從“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為了學生身心發展進行長遠考慮,注重研究教育科學,提高課堂效率,唯有遵循規律,減負提質才能實現。

  福州市第三中學黨委書記林曉楓表示,手機、作業、睡眠、讀物、體質管理這五個小切口,看似小事,但都是關系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大事!牽牛要牽牛鼻子,教育的改革是系統的,抓好這“五項管理”正是通過系統性解決深層次問題,來實現對當前現實問題的重要突破。所有信號表明,加強“五項管理”已經成為推動基礎教育系統性改革的重要切口。當然,所有的改革要想順利進行,還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不同主體的有機協同,達成共識,共同治理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來源: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廳新聞中心 

2021-06-24 11:05:31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