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武清區教育局主辦、六力學校和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教學研究聯盟承辦了以“強化立德樹人,大力推進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為主題的思政一體化交流活動。
武清區教育局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思政一體化共建高校領導及教師代表,教師發展中心相關領導、教育局相關科室負責人,各鎮街教育辦公室、直屬學校、直屬幼兒園、民辦學校思政課主任,各學段思政教研員、各學段思政教師代表近200人出席了交流活動。天津市各區縣思政一體化聯盟部分成員單位、天獅學院思政部教師、武清區各中小學、幼兒園思政課教師3000多人通過線上參加了活動。
武清區教育局胡鴻副局長發表開場致辭,他在致辭中強調了思政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并呼吁廣大教育工作者探索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落到實處。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承擔著鑄魂育人的重大使命。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時代的命題,更是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所在。武清區要繼續優化教育資源,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政課建設,努力構建不同學段思政課協同發展的課程體系,把思政課建設成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優秀課程,使紅色文化和中國精神在廣大師生心中生根發芽,形成弘揚紅色文化、傳承中國精神的良好氛圍!
接下來,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研究聯盟秘書長、天津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朱新華教授做了主題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實踐路徑》的講座。
朱新華教授在講座中闡述了一體化的由來,分析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現狀與問題,指出一體化建設的實踐路徑,最后與大家交流分享了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研究聯盟模式化推進一體化的探索與做法。
她在講座中指出,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落實思政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工作,應通過一體化各項活動,匯聚更多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研討思政課教學,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用鮮活的事例說服學生,用真實的情感打動學生,切實增強學生的“四個自信”,真正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培育新人。
會上,天獅學院、楊村三中、雍陽中學、楊村九小、武清四幼、六力學校等六所學校作為武清區思政一體化建設示范校,分別就本校近期大中小幼思政一體化工作階段性成果做了總結展示,六所學校的展示各有特色,都在思政一體化建設之路的探索過程中有所思考和收獲,并表示將以黨建為統領,結合自身優勢,積極參與思政一體化建設,在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師資培養、特色創建、資源共享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建。
下午,80余名領導、專家、教研員以及一線思政課教師來到六力學校,進行思政一體化課程觀摩和學術教研活動。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研究聯盟專家朱新華教授、張勁楠副教授、代賢萍博士和崔文法講師全程參加了活動指導。其他各校思政教師通過線上直播進行了觀摩。
六力學校做了小學部《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初中部《精神力量 熠熠生輝——傳承抗美援朝精神》、高中部《銘記偉大勝利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三堂思政課的公開展示。
小學部《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課程,著重于培養小學生的道德情感,將項目制學習法和劇本情景式教學相結合,以“抗美援朝5大烈士”的英雄事跡做主線進行情境創設,學生以項目制小組為單位,課下自主學習,搜集材料,課上以小組為單位發言,表述自己的觀點。一位同學分享了自己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太姥爺的口述歷史,在戰爭中,他是通訊員班長,親眼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冰天雪地里,襪子、鞋子和肉皮粘在一起,脫不下來,“冰凍土豆”吃完了,就抓一把雪吃,鮮活的口述歷史深深地打動了學生們。學生們還自己創作了《戰火情深——孫占元》劇本,孫占元戰前告別親人時說:“怕!我當然怕死!但是我更怕的是,國家受到威脅,國家沒有了,也就沒有小家,更沒有我!”從戰前告別、戰中犧牲到戰后的一紙遺書,在聲情并茂的表演中,學生們仿佛置身于歷史事件中,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戰爭的代價,為不惜犧牲自己生命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
初中部《精神力量 熠熠生輝——傳承抗美援朝精神》著重于探究抗美援朝的精神內核。學生們分成五個小組,分別探究了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刻苦鉆研、守正創新的革命智慧精神,為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比如根據自己的手工制作及繪畫原理圖講述抗美援朝中的“水中橋”和“頂牛過江”的作戰方式,了解戰爭勝利的智慧。少年強則國強,學生們在探究式學習中提升了思想道德素質,表示將在今后的生活中傳承踐行民族精神。
高中部《銘記偉大勝利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圍繞“歷史背景”,“為誰而戰”,“歷史意義”和“發揚中華民族精神”四個問題展開探究討論,展示自主學習成果。學生們通過梳理史料、提煉觀點鍛煉了思維能力,通過視頻拍攝剪輯的小組任務提升了新媒體應用技能,通過深入挖掘偉大勝利背后所蘊含的精神內核,深刻理解了抗美援朝精神,并認識到中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自己要接續革命烈士的遺志,為“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努力奮斗。
此次三節展示課是六力學校在深入開展思政育人改革創新中,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項目制學習法,帶領師生重溫抗美援朝精神,將紅色文化融入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教研創新,是六力學校對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
在課程設置上, 三節展示課以項目制學習法為依托,將以教師為主體變為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老師則負責指導和組織相關課堂活動的推進,通過項目制學習法這個改變課堂生態的“發動機”讓學生的身心腦都動起來,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進而激發其生命動力。學生們按照分配的任務自己搜集抗美援朝歷史的資料、數據,探究其背后蘊含的革命精神,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老師作為引導者,尤其鼓勵學生通過對開放式問題的探究,引發對問題的思考,從而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歷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六力學校吳曉燕校長、任楷副校長與受邀領導、專家、教研員及思政課教師代表隨后就六力學校的課程進行了研討。六力學校各學段思政課教師對課程的基本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進行了闡述,明確教學內容銜接點。受邀教研員們對展示課程中項目制學習法的應用深有感觸,表示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如此激發學生興趣,挖掘學生潛能,非常值得借鑒,“學生搭臺,學生唱戲”才是教學改革的根本。現場氣氛熱烈,教研員們就此展開了深入交流,既有對課堂教學感性的認識,也有理性的升華,在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實現了資源共享和共同提高。
武清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張福增書記表示,此次活動體現了武清區黨委對思政課的高度重視。“教育是把燈點亮而不是把籃子裝滿”,想要提高思政課的實際效果,一定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教與學的規律。六力學校的項目制學習法讓學生在參與中有所收獲,是積極探索教與學規律的一種優秀模式,對于將教育工作由經驗型逐漸轉入理論指導型有重要示范作用,要引起高度的重視。思政課老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真正做到“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朱新華教授充分肯定了武清區思政一體化建設的階段性成果以及六力學校在思政課上的教研創新,并對武清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她希望大家充分認識新時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資源,創新思政課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學生良好人格。
同時,朱教授對六力學校的三堂思政課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課程設計上精心打造、內容上相互遞進、方法上互相區分,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一體化示范課。項目制學習法既有合作、又有個體的展示,以學生為主體,激發了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極大地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而老師作為引導者,轉變了以往站在講臺上“滿堂灌”的形式,更是極大地提高了學習和活動的效果。她表示六力學校此次思政課展示是自己從事思政一體化活動研究以來,見到過的最好的課堂展示,六力學生展現的純真、樂觀、積極向上、勇于擔當的精神風貌也令人贊嘆。
本次大中小幼思政一體化建設交流活動,深化了武清區大中小幼思政一體化育人互通機制,搭建資源共享共用平臺,凝聚多方力量優化育人隊伍,整合資源筑牢大中小幼思政育人共同體,打造了大中小幼思政育人一體化建設的“武清樣本”。通過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研討交流,將思政課一體化進一步落細、落小、落實。
武清區教育局將繼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探索大中小幼思政育人一體化建設的有效路徑和模式,努力構建全員育人工作大格局,強化教育培訓和政治素質提升,深化全員育人。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