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卡車穿行,高樓拔地而起……立夏時節,走進寧德市連城新區施工現場,只見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初以來,寧德市自然資源局通過深入實地調研,提前謀劃發展,著力破解用地難題,大力推進連城新區規劃設計、用地報批、土地收儲、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保障等工作,助力新區高質量發展。
科學規劃先行
連城新區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655公頃,居住用地規模497公頃,未來可容納20萬人。寧德市自然資源局順應城市發展脈絡,著力打造活力、智慧與開放的創新發展路徑,建設美麗、安全與低碳的連城新區,以軸帶串珠的形式將五分鐘社區級、十分鐘街道級生活圈融入城市新區建設,規劃形成“一軸、兩帶、兩片區、兩核兩心”的空間格局,建設“山、海、島”呼應,“人、城、景”相融的和諧、共享與多元的品質空間。
為形成“近可看海,遠可觀山”的山水相融的城市風貌,該局在規劃建設過程中科學確定土地開發強度,構筑城市地標建筑,規劃打造美食休閑、教育培訓、商業商務等服務業態,其中,居民集中區規劃建設餐飲場所、生鮮超市、銀行等,以營造便利、安全、活力的鄰里商業空間。
經營性房地產項目用地通過招拍掛出讓后,該局著重強化房地產項目品質建設,加強建筑景觀風貌研究和管控,注重提升城市建筑設計水平和住宅小區的質量水平,注重完善配套設施。
推動產城融合
據統計,2021年,寧德中心城區新能源從業人員將比2020年增加2萬人左右,土地等要素保障矛盾突出,需求急迫,亟需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和承載空間,加快推進連城新區建設。為落實土地要素保障,寧德市自然資源局建立重要項目服務專班,在省政府成片開發報批政策尚未出臺之前,先期對接省自然資源廳,制定成片開發方案,下好用地報批“先手棋”。
步入連城新區,能感受到新區城韻已漸漸鋪展建設,正在建設的連城路雛形初現。連城路總長約15公里,毗鄰寧德火車站,臨近寧德東高速口,北接疏港路,南聯學院路,“連城路”意寓著“一脊連城、功能互動、水綠交織、交通快達”,串聯起北部新區和南部城區,將成為新能源漳灣臨港工業片區與寧德中心城區產城互動南北聯通的交通大動脈。目前,連城路片區已完成征地報批1171畝,已供地917畝,其中交通路網等基礎設施用地274畝,經營性房地產項目用地593畝,商務辦公項目用地50畝,為該片區的項目實施提供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為增強土地要素保障后勁,該局還進一步加快土地收儲和報批力度,已開展征地收儲3567畝,今年計劃出讓5宗經營性土地523畝,緩解城市綜合用地瓶頸,推動城市住宅、教育、醫療、道路等建設。
關注民生福祉
為提升連城新區居住品質,寧德市自然資源局充分關注民生項目,補齊民生短板,積極布局連城新區教育、體育、休閑、醫療等用地。構建新區綠化,形成城市綠廓,布局“城市綠心+生態綠心+社區公園”公園體系,形成充滿活力的生態鄰里空間,讓新區市民生活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連城新區的規劃中,中小學用地71.33公頃,占規劃建設用地的6.16%,其中中學7所、小學10所、幼兒園36所。率先布局蕉城中學東校區、蕉城區實驗小學東校區兩所學校,為未來新區教育作好準備。蕉城中學東校區擬設48個教學班2400個學位,蕉城區實驗小學設54個教學班2430學位,現已完成控規和用地審批,做到“地等項目”。現在已出讓的7宗住宅用地將配套建設3個幼兒園,設36個班,用地面積合計1.76公頃。同時,做好醫療規劃多層級服務配置,醫療設施用地15.24公頃,其中規劃的三甲綜合醫院占地約12公頃,預設床位1000個。以上設施能夠充分滿足該區域近期人口聚集對教育、醫療的需求。【海峽資源報 謝陶靖】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