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推廣木薯良種,確保糧食安全

4月21日,正是大田縣城關的趕圩日,國家木薯產業技術體系三明站團隊精心策劃,在大田縣農貿市場過渡市場—縣供銷社門口,開展“2021年木薯新品種推介活動”。

活動現場,擺放著不同木薯品種種莖,新品種宣傳畫。農戶一目了然便能識別品種、了解品種特征特性。工作人員做好種莖領取登記,領取者姓名、品種及數量、種植地點、聯系方式等,便于日后跟蹤調查。同時,農技人員一邊發放宣傳資料,一邊推廣食用型和高產型木薯新品種,手拿實物現場講解,介紹木薯新品種種植技術要點、近三年田間畝產表現、淀粉率等。根據農戶自身需要,現場把種莖發放給農戶。

此次活動,免費贈送木薯種莖、免費贈送種植技術,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推廣食用型木薯新品種華南9號、面包木薯SC6068等3個,發放食用型種莖10捆;推廣高產新品種華南205、F499等5個,發放木薯高產種莖25捆。發放宣傳資料100余份,受益農戶300多人。因為是第二年推介活動,很多農戶都提前咨詢,半小時就完成了登記、領取,活動現場反響熱烈,推廣效果顯著。

據悉,去年來三明站開啟“趕圩天+農貿市場+現場解說”這種創新推介模式,將活動時間定在趕圩天,地點選在農貿市場,面對的都是真正想種植、需要種莖的農戶。通過兩年的現場推介活動反饋,效果很好。

同時,通過微信朋友圈、融媒體宣傳,種植大戶、餐飲業主到木薯基地調研,了解種植技術及糧飼化發展方向,大大促進木薯產業發展。三明站實打實把農業“五新”技術推廣到農戶,讓農民受益,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科技力量。

三明站團隊結合農業部門開展“質量興農促春耕”活動,深入基層,走進田間地頭,大力宣傳惠農扶糧政策,面對面地為農民提供生產技術。充分挖掘木薯作為旱糧先鋒作物種植潛力,鼓勵農戶綜合利用邊坡荒地、幼齡果園等擴種、間作套種木薯等旱糧作物,擴大種植面積,確保糧食安全。

據了解,大田縣木薯年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年產4萬多噸,是福建省最大的木薯種植基地。

2021-04-29 10:21:34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