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莆田市秀嶼區平海鎮江堤村村部前的一處山坡上,兩臺農用拖拉機正來回對土地進行平整,車輪碾過,身后留下規整而松軟的泥土。
81歲的黃文維背著手站在田埂上,望著規模日現的大片農田,嘴角揚起一絲笑意:“好啊好啊,這機器干活效率就是高,我看過不了多久,基地就能建起來了!”
黃文維是江堤村第11村民小組的組長,也是村內有名的勤快人,雖是杖朝之年,身子骨卻依舊十分硬朗。三個月前,他聽說一家名叫中天的農業龍頭企業有意向在村里租田搞果蔬基地,立即向村兩委表態,并表示愿意帶頭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推動此事。
兩個月開了3次村民代表大會,動員300多戶村民……村兩委班子和村民小組長磨破了嘴皮子,最終,200多畝土地順利流轉交付,參與其中的每戶村民都收到900元每畝每年的租金。
江堤村地處秀嶼沿海,耕地多為山坡地,產出效益不高。用村支書黃祖榮的話說,就是“前不靠海,后不傍山,一片坡地,尷尬得很”。
“以前也不是沒有企業來我們這里看過,但屢屢遭遇‘相親失敗’,要么價錢談不攏,要么租個一年半載,企業就撤了,因為無人打理,久而久之,農田變林地,大片的木麻黃拔地而起,雜草叢生,土壤肥力流失。”黃祖榮坦言,現在,有專業的企業帶著技術設備前來用地,且一簽簽10年,他這顆懸著的心也算落下了。
莆田市中天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從事各類無公害名優出口蔬菜生產和銷售,其在秀嶼區等地擁有8個常年性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總面積超2400畝,年銷售額6014萬多元。
境遇尷尬的小鄉村邂逅現代化農業大企業,機遇從何而來?
“我們是在‘壺蘭鄉村’土地流轉平臺上發現這里的。”公司負責人陳嘉雄說,平臺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事先對待流轉土地進行航拍、測量、土壤性質檢測,企業只需在另一頭相看,基本能確定是否符合用地需求。陳嘉雄說,這200多畝土地很適合種植日本沙卡達胡蘿卜,下一步,待蓄水池建好、微噴設備等基礎設施進場,便可以開始種植,屆時將為當地提供40~50個用工崗位。
莆田市振興鄉村集團“壺蘭鄉村”平臺是全省首個鄉村振興產業服務平臺,有效整合了農村生產、經營、創客、旅游、文化、電商等現代化農業發展資源與需求,涵蓋土地流轉、農機農資共享、綜合電商、鄉村文旅、放心食品供應、“黨建+”鄉村鄰里中心、科技特派員等多項服務內容。
通過“壺蘭鄉村”土地流轉平臺,工作人員可在動態中更新和發布土地流轉信息,每個農戶的承包土地情況、增減變化和流轉變更過程一目了然。
據平臺負責人林威介紹,“壺蘭鄉村”平臺已歸集莆田各縣區近3萬畝的待流轉優質土地,提供鄉村閑置土地資源流轉服務,促進土地溢價流轉,促使閑置土地向公司和專業大戶集中,壯大農業生產產業規模,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為莆田市農業生產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等農業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條件。來源:福建日報莆田觀察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