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州市臺商區不斷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內涵,試點支持10個村因地制宜開展鄉村“微景觀”創作項目30余個,串點連線扮靚村莊,打造留住鄉愁的美麗鄉村示范村、示范線,推動盆景變風景,驅動農村品質提升建設。
“微景觀”治臟亂煥美顏,示范提升村容村貌。結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鼓勵聚焦村莊荒雜地、臨時搭蓋畜禽圈舍、臨時垃圾堆放點等臟亂地塊,堅持節約成本,就地取材開展鄉村“微景觀”創作,變“荒蕪臟亂”為“小微景觀”,實現由“治臟”向“治亂”拓展,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如塘園村合理利用廢棄石礦,打造百福巖,建設歸園鄉居景觀,變廢墟區為休閑區;前園村項目結合池塘治理和農房整治,營造“紅磚房、碧波池”,建設具有閩南鄉村特色鄉格的觀光休閑區;崧山村整理荒雜地塊為盆景園,不僅美化村莊環境,更成為展示鄉村特色植物黑松的重要窗口。2020年以來,累計示范清理房前屋后亂堆亂放192宗、拆除雞鴨舍80宗、清理村溝水塘69口、垃圾近5萬噸。
“微景觀”彰人文樹新風,引領踐行文明鄉風。堅持留文留魂理念,將鄉村微景觀創作與鄉村人文歷史相融合,創作富有鄉土文化氣息、留住鄉愁記憶的微景觀,實現生態與人文、娛樂與教育融為一體,厚植鄉風文明沃土,引領踐行文明新風尚。如后蔡村挖掘村內舉重冠軍、記憶大師等故事,以身邊人感召人,弘揚頑強拼搏、勇創佳績、為國爭光精神;山內村微景觀融入風車、石墨、犁等元素,弘揚中國農耕勤勞勇敢文化精神;群青村、前見村立足革命老區特色,打造紅色歷史文化微景觀,賡續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等。截止2020年底,全區共創建區級以上文明村鎮47個,占比60%。
“微景觀”提品質促發展,加速驅動鄉村建設。通過創作以鄉村文化、鄉村旅游為主題的微景觀,充分挖掘展現鄉村內涵和自然人文之美,進一步提升農村品質,促進鄉村旅游等產業發展,加帶驅動鄉村建設。如白奇村整理古街閑雜地、荒廢房屋,就地取材進行建設,以古街故事串聯融入古街景觀,打造以少數民族發展為主題的“回”廊景觀,獲評省級鄉村旅游村和省級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龍蒼村立足僑鄉特色,深挖僑鄉故事、僑鄉精神,盤活利用閑置的華僑“番仔樓”,并串聯打造一條“紅色僑鄉”旅游線路,2021年1季度參觀游客達5000多人次等。近年來,全區共創建有省級旅游村3個、市級“六大旅游項目”4個、中級版以上“綠盈鄉村”11個、省級“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7個、市級美麗鄉村1個。來源:泉州市農業農村局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