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海峽3月12日訊 3月11日,來自福建省內教育界專家教授和武術界的傳承人的目光聚焦在福州。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項目進校園交流會在福州召開。會上,各界精英暢所欲言,紛紛為“武術進校園”出謀獻策。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意見精神》和國家體育總局武術“六進”的指導意見,全面推動武術進校園,武術進校園工作早已提升成為國家戰略!遺憾的是,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和職業體育賽事的沖擊下,和很多其他傳統體育項目一樣,中國武術有被逐漸邊緣化的趨勢。
福建省武術協會副會長,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武術委員會會長胡成武認為,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在學校體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學是弘揚中華武術傳統文化的一個最關鍵、最基礎的啟蒙地。“武術進校園”這樣帶有戰略色彩的舉措應當被推向前臺。
福建師范大學體科院教授、教育學博士劉祖輝指出,全國有三分之二以上學校沒開武術課,而開武術課的學校因種種原因難以為續。他認為,要讓武術課真正落到實處,主管部門要做好頂層設計,把武術項目納入高考和中考內容,只有這樣,學校、教師和家長才會重視。
福州一中教務處原副主任林志強在會上呼吁,武術教學應當早日進校園。他說,武術不僅能健身,更好傳承傳統文化。他向學校建議,可以利用選修課和業余時間開設帶有地方特色的武術課。
錢塘小學屏北分校武術教練林穎介紹,屏北分校非常重視武術教學,多年來,學校提倡文武并取,培養了眾多優秀武術苗子,在國內外比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閩江學院公共體育部原副主任翁治興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在多年的體育教學中,他堅持體育改革。他說,武術進校園,不能邊緣化,必須進課堂,占領主陣地。正是有了這樣的舉措,閩江學院的學生在每次比賽中都表現非常優秀。
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介紹,目前,武術項目在校園開展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他們認為,“武術進校園”不能純公益運作,更不能靠個人情懷開展。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最后,各地武協精英做了交流,他們認為,“武術進校園”不能純公益運作,各級部門應當在經費保障、不僅能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發展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徑。重視與推動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工作,有利于展示中國武術的魅力,對于中國武術走出國門意義深遠。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