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能化技術護航金融安全—專訪金融科技專家吳秋霞

隨著全球經濟進入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金融行業也面臨著形式多樣的安全風險防范問題,非法集資、金融傳銷、網絡詐騙、信息泄露、洗錢犯罪等,都是金融安全專家們需要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事實證明,只有加強金融風險的有效防控,才能實現真正的金融安全。那么,作為智能化技術與金融行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金融科技是如何護航金融安全、助力金融行業健康發展的呢?面對當金融科技發展趨勢,智能化技術又該如何發揮“頭雁效應”,為金融行業發展開拓更為廣闊的空間?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長年工作于金融風險防范工作一線、為維護金融安全作出杰出貢獻的金融科技專家吳秋霞女士。

 

記  者:吳女士您好,我了解到,您在以智能化技術維護金融安全,特別是在反洗錢、反金融犯罪方面,已經擁有十余年的工作經驗,為維護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風險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您作為這一領域的權威專家,認為目前金融安全存在著哪些問題?

吳秋霞:幾十年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的金融安全工作正在不斷推進,但也隨之產生了很多新的問題,如資本的非法流入和流出、非法集資、金融傳銷、網絡詐騙金融信息泄露和洗錢犯罪等等,這些都對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不僅增加了宏觀金融調控的難度、影響了貨政策的實施,而且很容易形成金融泡沫、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

 

記  者:我知道年來您一直都致力于用科技力量來維護金融安全,打擊金融違法犯罪,您能具體介紹一下嗎?

吳秋霞:好的。我擁有西澳大利亞大學商業學士學位、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商法碩士學位,并且先后在OCRA香港有限公司、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蘇格蘭皇家銀行香港分行、BSI香港有限公司、八達通卡有限公司、EFG銀行香港分行、安集團等眾多國際知名的金融機構從事反洗錢、反商業欺詐、金融風險監管、反商業賄賂、反商業腐敗等工作。這些求學與工作經歷,使我得以從國際化視角審視當前全球的金融安全問題,同時也使我對于金融科技的重要意義和發展趨勢有著遠超常人的深刻認識。因此,我有意識地將最新的金融科技引入金融安全防控、打擊金融犯罪等工作中,并相繼研發出了基于大數據的中小企業金融監管系統V1.0、基于人臉識別的金融交易操作監控系統V1.0、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貨流向追蹤系統V1.0、基于區塊鏈BaaS臺的智慧金融跨境支付系統V1.0,這些成果是我根據自己多年以來的從業經驗、結合市場痛點難點問題所研發的創新成果,這些成果在監控異常交易行為、監管企業資金流動、交易人身份識別、追蹤數字貨流向、保護跨境金融交易安全等方面具有精準度更高、可靠更強、使用更加便捷等優勢,因此一經發布便立即得到了業內專家和廣大同行的一致好評。

 

記  者:能具體舉例說說嗎?

吳秋霞:以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貨流向追蹤系統V1.0來舉例吧,這個系統采用了先進的區塊鏈技術、云計算技術和深度學技術。區塊鏈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的特點,是目前為止最安全的網絡技術之一,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認,而我在區塊鏈基礎上又引入了云計算和深度學技術,使其能夠對交易用戶的地址和鏈上數據進行數據監控、分析和清洗,抓取關聯交易地址,并以樹狀圖顯示,最終向上溯源,獲得交易地址的用戶信息。通過這項技術,監管部門便可以標注并確認交易用戶的身份信息。這項技術的誕生,對于分析資金流向、追蹤交易信息,防止非法利用數字貨、打擊金融犯罪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記  者:人們都說金融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既推動了金融產業在全球的發展,同時也放大了一些負面的東西,對于監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未來您的工作又將如何定位和發展?

吳秋霞:的確如此。金融安全是經濟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萍茧m然越來越發達,但卻有人想用它來從事違法犯罪活動,金融科技更是如此。所以作為監管方,就更應該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抓緊研發更新、更強的科技成果。目前,我正在研發一項可以將數據信息安全嵌入集合了“需求—設計—開發—測試—上線—運維”的全生命周期金融風險處置系統,在網絡通信、系統設備、業務應用、數據安全場景等諸多方面,能夠實現全方位的風險感知和快速處理,通過使用數據標記化、敏感報文一次一密、報文傳輸全流程加密等技術,實現敏感數據無明文傳輸、敏感數據全生命周期加密保存,切實保護國家金融安全、公民財產安全和信息安全。(文/覃濤)

2021-03-12 16:12:24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