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惠安縣委書記賴清正(右二)調研重點項目建設
惠安縣人民政府縣長王春雷(右二)調研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惠安縣城一隅(鄧文祥 攝)
脫貧攻堅成果——農特產品展銷現場(林婕 攝)
2021年春節招商引資“惠客廳”“云簽約”系列活動(溫儀 攝)
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官溪(劉陽波 攝)
文/許貞麗 許建安 曾志林 駱藝玲
初春時節,惠安大地生機勃發,氣勢如虹。一場只爭朝夕的奮斗在這里開啟,奏響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最強音,呈現出“拼干勁、勇擔當、創新局”的火熱場面,全面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惠安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并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大力弘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全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福建省委“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加快實施八個提升工程,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致力打造海絲現代化工貿旅游港口城市。
創建“雙循環”格局行動工程
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今年來,惠安縣通過開展“開好局、起好步”“促就業、保用工”“擴內需、保訂單”“融資暢通、金融賦能”等專項行動,多渠道多形式及時幫扶暫時困難但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解決痛點堵點難點問題,確保第一季度“開門紅”。
春節期間,惠安縣創新舉辦招商引資“惠客廳”“云簽約”系列活動,接洽企業家、鄉賢420多名,招商活動網絡直播收看人數超20萬人次,累計對接招商項目67個、總投資296.6億元。其中總投資33.3億元的中侖功能膜材料、總投資24.46億元的鋰電新材料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泉州船廠重組項目等47個重大招商項目簽約落地。
與此同時,惠安縣全力加快發展壯大服務業,在優化提升雕藝文創園集聚示范區的基礎上,再創建一個市級服務業集聚示范區。進一步壯大城市商貿文旅經濟,深化“全閩樂購”惠安促消費活動,發展夜間經濟,加快打造螺城鎮夜間經濟示范區;結合電商直播“新消費”,打造黃塘電商直播集聚示范。整合城南、惠東工業園區,爭創省級高新園區。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化產業發展壯大、高新產業加快培育,促進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全面打開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大通道,深化惠臺經貿合作,暢通對臺優勢中小企業對接渠道。發揮綠谷基地、臺灣農民創業園、各工業園區等平臺載體功能,爭取在引進臺灣“專特精新”中小企業上有新成效,加快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創新體系提升工程
在惠安縣城南工業園區,隨著一個個項目協議的簽訂,規劃1800畝的人工智能產業園由藍圖變為現實。與此同時,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的泉州人工智能學院項目落戶山霞鎮,一個集人工智能生產、學習、科學研究、產業應用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要保障。惠安縣做好人才培育、智能經濟、數字經濟“三篇文章”,打造強勁的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引擎。
做強“人才培育”文章,將加大創新型人才的引育力度,著力升級打造“人才引進、項目孵化”為一體的科創人才雙創基地。研究出臺引進高水平高校畢業生的支持措施,落實“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聯動機制,積極通過行業龍頭吸引產業配套。
做足“智能經濟”文章,一場傳統產業通過創新驅動,搶灘產業鏈中高端的科技賦能行動在惠安鋪開。推動企業加大R&D投入,研究大中小企業對科技創新的需求差異,分類施策。支持傳統產業改造賦能創新升級,孵化培植新興產業創新項目,打造科技型初創企業、高成長企業、創新型龍頭企業梯度進階的產業生態群落。
做優“數字經濟”文章,加快數字經濟項目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加速發展。重點加快半導體芯片、物流、機器人、智慧城市等數字經濟項目前期、開工建設、投產達產。推進琦峰科技二期、南王環保智能工廠等技改項目和信息化改造項目,培育壯大惠安5G+工業互聯網,打造一批行業級、企業級的本地工業互聯網平臺。
營商環境提升工程
為促春節期間簽約的福建南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綠色環保紙質品智能工廠項目”盡快開工。惠安縣住建等相關部門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審批,優先建設;惠東工業園區指定專人“保姆式”跟蹤服務,協助企業報建,力爭“報批和建設并聯推進、無縫銜接”,實現“拿地即開工”。
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惠安縣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規范行政審批服務自由裁量權改革。編制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對清單內行政許可事項,逐項明確設定依據、實施機關、許可條件、辦理程序、辦理時限、申請材料等要素。推行審批服務事項“五級十五同”,形成事項標準化清單。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清除行政審批服務的體制機制梗阻。優化完善工程建設項目聯辦專窗,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時限再壓縮5個工作日。持續深化流程再造,編制公布“一件事”套餐服務事項清單,力爭達到50件以上,“一趟不用跑”占比達80%以上。
城鄉品質提升工程
城區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鄉村金沙碧水,綠樹婆娑……一幅嶄新的宜居城市畫卷在惠安573.34平方公里土地上風行漫卷,見證著惠安城市建設發展的足跡,也凝聚著80多萬惠安人民的夢想。
惠安主動融入泉州“跨江發展、跨域融合”,加快推進“強中心”“優品質”城市建設。重點強化縣城中心區與城西片區融合發展,謀劃高質量發展的縣域功能布局。抓好一批城鄉建設品質提升項目,進一步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功能。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順利實現公共交通、供水供電、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四個一體化”目標。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5年提升行動,全面落實“一革命四行動”,成功打造一批鄉村振興樣板村。健全農村人居環境設施管護機制,推進環衛一體化改革,開展鄉鎮全域落實垃圾分類試點,建成一批綠盈鄉村。
構建高效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點打通與周邊縣區交通聯系通道,暢通區域融合發展“脈絡”,加快構建現代化物流高質量發展體系,完善物流產業園區布局,開工建設中國物流泉州綜合物流園區項目,實現貨運物流“互聯網+”。
該縣將進一步推動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城鄉建設中,進一步運用推廣惠安城市品牌形象標志。
民生事業提升工程
一件件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完成,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一個個可感可知的現實。
今年,惠安縣將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出臺學校校級干部管理辦法,提升學校管理水平。總投資10億元的亮亮中學順利建成并引進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全面開展合作辦學,今年9月將正式招生。加大公辦幼兒園規劃建設力度,新改擴建6所公辦幼兒園、增加幼兒學位2250個。
全面提升縣域綜合醫療服務能力,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提質增效,完成縣總醫院醫保打包預付管理方案和總院章程制定工作。加快工程項目建設,開工建設縣醫院分院、螺城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綜合樓項目,推進東嶺鎮中心衛生院遷建項目前期工作。籌備成立醫療衛生事業慈善專項基金,打通就醫“最后一公里”,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得好病。
居民收入提升工程
引“就業活水”澆灌“致富之花”。
惠安縣對標“兩不愁三保障”,組建農村勞務服務公司184家,實現全縣所有村級全覆蓋,通過加強技能培訓、勞務合作、轉移就業等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發展文旅產業促增收,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縣,實施項目帶動,建立惠安海絲研學拓展聯盟,打造以城西生態農業為核心的研學拓展基地;依托崇武古城風景區、惠女風情園和雕藝文創園,積極發展崇山區域濱海鄉村觀光游和雕藝文創體驗游。以主題活動為載體,深挖惠安文化內涵,推動文旅融合。
發展海洋經濟促增收,深化漁港經濟區建設,積極發展水產品深加工及冷鏈物流業,建設崇武魚卷產業園區,鼓勵企業組建商務業電子商務運營團隊和平臺,提高品牌知名度。
發展現代農業促增收,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土地連片流轉。實施現代特色農業建設示范項目、余甘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項目建設,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進農業產業多元化開發、多環節增效。
發展建筑產業促增收,建設省級建筑工人培訓考核基地。建立全縣“匠心惠安”建筑技能工人用工平臺庫,把工匠品牌轉化為創收效益。
執法滿意率提升工程
著力打好執法滿意率提升攻堅仗。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落實政治輪訓、政治督察、政法隊伍紀律作風巡查等措施,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加強落實情況督導檢查,力爭執法滿意率有提升。加大電信網絡詐騙等治安突出問題整治、打擊力度,推進“斷卡”行動,爭取破獲辦結一批案件;開展案件回訪,清理一批案件,通報案件進展,取得群眾理解與支持。
進一步推進綜合執法改革。明確各鎮綜合執法隊和縣直相關行政執法主管部門職責分工,將基層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行政執法權限下沉各鎮,推進縣鎮綜合執法工作。
干部精氣神提振工程
“要在學史明理上下功夫,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關于黨史的重要論述,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在學史增信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利用紅色資源,創新開展主題活動,大力抓好青少年教育工作,營造知史愛史、知史愛國的濃厚氛圍;要在學史崇德上下功夫,堅持人民至上,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解決一批基層和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要在學史力行上下功夫,將‘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貫穿學習教育始終,推動今年各項工作邁好第一步,推動全縣干部隊伍精氣神見到新氣象。”3月1日,在全縣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惠安縣委書記賴清正指出。
惠安加強干部思想教育培訓和專業化能力建設。分類別分層次策劃開展專題培訓,舉辦縣管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班,強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提升干部“八項本領”和“七種能力”。
完善干部擔當作為的激勵和保護機制、考核評價和結果運用機制。持續推行“一線工作法”、“1+1+1”重點項目推進機制,深入了解縣鄉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情況,結合縣鄉換屆進一步選優配強領導干部隊伍。
繼續深化“強基促穩”行動,圍繞“‘四個力’+‘雙勝利’”工作重點,牢牢把握安定穩定和基層基礎兩個關鍵,梳理形成“17+8+7”任務體系,建立健全“三個層面、四個環節”7項制度,建強夯實基層基礎,全面提升基層戰斗力、凝聚力、組織力。
乘風破浪開新局,奮楫揚帆再出發。邁入“十四五”新征程,惠安將匯聚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磅礴力量,以更高的戰略眼光抓發展,奮力打造海絲現代化工貿旅游港口城市,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