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積極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機制

 2020年,永安市將黨建引領貫穿基層治理始終,積極推行以“三化、三帶、三曬、三治”為主要內容的“四三”機制,著力破解基層治理難題,構建“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為推動鄉村振興賦能增效。

  “三化”明責任

  永安市創新鄉村治理機制,通過劃分“責任田”、制定“任務書”、推行“積分制”等方式,激活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打通鄉村治理“最后一公里”。管理網格化,以相鄰區位村落為片區劃分為一級網格、行政村居劃分為二級網格、村小組劃分為三級網格,將黨員干部分配到具體網格,深化黨員聯戶機制,確保工作職責包片包干逐個落實到位。全市已劃分農村網格305個,配備黨員網格長290人,構筑縱橫交錯、全面覆蓋的治理網。服務集約化,通過村黨支部與巡防中隊結對共建,創新在5個鄉鎮89個村引進公司化運作,推動河長、路長、保潔長長合一”集約高效聯動治理模式,并將禁毒禁賭、森林防火等排查納入服務內容,有力整合基層有限執法力量,有效服務和保障群眾需求。考核制度化,在村(居)全面推行“美麗庭院”“文明家庭”積分制工作,以戶為單位進行評比,設立“積分超市”和“積分榜”,由村兩委、黨員、村民代表組成考評組,實行“日記、月評、年表彰”,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在開展環境衛生保潔、文明新風弘揚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改善村莊人居環境。

  “三帶”聚合力

  部分鄉鎮發揮黨員、老人、婦女“三支村級隊伍”的帶頭作用,凝聚共同參與鄉村治理的合力。黨員示范帶,持續深化“黨建服務品牌”創建,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在疫情防控中,打破村村界限,組建20余支片區黨員服務隊,為群眾解決垃圾清運、作物收割、物資采購等160多個問題,有力保障群眾生活不受影響,實現疫情“零擴散”。老干參與帶,組織思想覺悟高、個人威望高、責任心強的老黨員、老干部在村居開展政策宣傳、思想動員、糾紛調解等工作,帶動村民支持配合鎮村中心工作,督促子女贍養老人,營造良好村風民風。槐南鎮成立永安市首個以黨員個人名義命名的“老劉調解室”,依托本地較有威望的老調解員劉昌汀,創立“三三三”調解工作機制開展矛盾調解工作,促進老少攜手共建和諧村莊。婦女融入帶,以黨建帶婦建為抓手,開展“巾幗建功”系列活動,成立30多支婦女勸導隊,號召婦女帶頭參與院落整治、污染防治、關愛弱勢群體等,以打通婦女的“點”帶動整戶家庭的“面”,凝聚合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三曬”比作為

  發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做好“曬”字文章,對標對表促提升,逐條逐項抓落實,激勵黨員、干部主動擔當作為。曬身份,依托鎮村黨群服務陣地設立先鋒崗、示范崗等標識,引導黨員佩戴黨員徽章,鼓勵農村黨員每季度領辦本網格1個以上民生問題,定期開展實績評議并公示。結合開展“亮燈行動”,組織鄉鎮機關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并將完成情況納入二級績效考評,激勵干部主動履職擔當。曬短板,組建村黨支部書記“曬賽群”,圍繞衛生、平安等短板問題開展“隨手拍”,由各村黨建指導員負責整改跟蹤問效,即時發布整改進展。同時,通過對“隨手拍” 進行匯總梳理,進一步發掘當前工作中的潛在突破點,有效補齊工作短板,使“小”問題發揮“大”作用。曬爭先,組織開展以“鄉鎮爭位、行政村爭旗、農戶爭牌、黨員爭星”為內容的“四爭”行動,設立紅黑榜單培育示范典型,紅榜評選最美家庭、幫帶之星、創業之星,打造“一美、雙星”示范品牌,“黑榜”公布反面案例,在學有方向、做有榜樣中,促進黨員群眾講政治、提能力、做奉獻。

  “三治”促和諧

  永安市緊扣“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揚正氣”主線,建立健全黨建引領融合機制,促進“三治”互為補充、有效銜接。“一規聯”促“自治”,部分村在村黨支部的引導下,形成以村規民約為主的管人管事行為規范,使村務管理有依據、處理問題有共識。推廣“跨村聯建”黨建模式,在8個鄉鎮通過村村聯動成立片區黨委,建立片區聯席會議制度,同步升格群團組織,凝聚鄉村治理合力。村社聯動開發“福田貸”,“三統一保”促農增收并實施產業扶貧項目;村企聯動促進家門口就業,助力“一企一策”解決龍頭企業項目征遷等歷史遺留問題,形成以強帶弱、優勢互補、抱團發展的自治格局。會”促“德治”,2020年,永安市新建黨員廉政教育基地——孝廉館、民俗傳統文化學習基地——鄉愁館,以黨建引領鄉風文明,挖掘提升紅色文化、孝廉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各鄉鎮共成立建房理事會211個,建設或提升黨員實踐教學點20個,力促鄉風文明再上新臺階。“三在一線”促“法治”,建立普法宣傳在一線、矛盾排查在一線、糾紛調解在一線機制,組織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利用圩天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和法律咨詢。注重發揮村居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形成統籌推進鄉村法治建設的合力,在鄉村一線開展普法宣傳116場次,有效化解矛盾糾紛140余個,推動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斷提升。 

來源:三明市農業農村局 

2021-01-28 09:42:15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