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作為冰雪旅游大省,將紅色文化融入冰雪旅游,發(fā)展紅色冰雪旅游助力文化強省建設意義重大。
將紅色文化融入冰雪旅游,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成功經驗的歷史積淀,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歷史文化內涵。黑龍江作為冬季冰雪之都,擁有全國最大的冬季旅游市場,用紅色文化激活冰雪資源,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黑龍江省打造成為品質優(yōu)、內涵深、競爭力強的全國首選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必然要求。東北抗聯(lián)文化是紅色文化的典型代表,是黑龍江省乃至東北三省開展紅色文化和旅游項目的依托和基礎。黑龍江的冰雪旅游可以在一定范圍將以抗聯(lián)文化為主的優(yōu)質精神教育資源與得天獨厚的冰雪旅游資源有機結合起來,使游客在賞冰樂雪的同時接受紅色精神洗禮,傳承抗聯(lián)文化基因,將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融入冰雪旅游中,把廣大人民群眾對祖國北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贊美之情和對以抗聯(lián)文化為主的紅色文化的了解與崇敬之意完美結合起來,激發(fā)人民群眾愛國情懷和建設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fā)展紅色旅游要把準方向,核心是進行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讓干部群眾來到這里能接受紅色精神洗禮”。游客在冰雪研學、賞冰樂雪和穿越林海雪原的同時,參觀東北抗聯(lián)紀念館、八女投江紀念地、李兆麟將軍紀念碑等,接受紅色精神文化的洗禮,緬懷英烈,傳承東北抗聯(lián)勇士堅強不屈的抗爭精神、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建成文化強省的強大精神動力。
開展紅色冰雪旅游,是傳承革命傳統(tǒng)、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
冰雪旅游作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百姓常態(tài)化的選擇。隨著“三億人上冰雪運動”、2022年冬奧會的臨近和大量革命歷史文化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廣大人民群眾對紅色冰雪旅游的參與度與認可度得到較大提升。截至2020年黑龍江省已經統(tǒng)計出來的東北抗聯(lián)遺址393處,為黑龍江省紅色冰雪游的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這是對紅色旅游最好的支持和肯定。紅色冰雪旅游肩負著傳播紅色文化、傳承革命傳統(tǒng)和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社會使命。在冰雪旅游中傳播愛國主義和抗聯(lián)精神,既要充分掌握冬季旅游的游客心理、氣候特點和紅色資源的分布,又要科學合理地設計寓教于樂和極具體驗感的紅色冰雪項目。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產業(yè)在未來十年的重點發(fā)展方向是冬季戶外運動、旗艦冰雪景點和冰雪節(jié)慶三大冰雪旅游支柱產品,在有條件的冰雪景點可以舉辦抗聯(lián)故事的駐場演出;在冬季戶外雪地穿越項目中可以融進體現抗聯(lián)戰(zhàn)士爬冰臥雪艱苦戰(zhàn)斗生涯的互動項目,體驗“超越自我、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精神;還可以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打造冬季冰雪旅游驛站,運用冰秀、VR技術等再現抗聯(lián)勇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紅色冰雪游既要統(tǒng)籌規(guī)劃旅游線路、行程和項目,又不能走馬觀花,偏離實際,要立足歷史的本來面目去還原反映先烈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提倡將紅色冰雪游與民俗生態(tài)游、親子度假游結合起來,倡導群眾深度參與紅色冰雪游,推動其高品質、內涵式發(fā)展,發(fā)揮紅色冰雪旅游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社會功能。
推進紅色冰雪旅游,注重精神引領和價值追尋,是滿足人民群眾社會主義精神文化消費的重要方式
紅色冰雪旅游是文旅融合轉型升級的重要形式。在當前區(qū)域合作文化和旅游先行的環(huán)境下,紅色冰雪旅游作為紅色文化活動,重點在于精神引領和價值追尋。不同于一般的消費觀念,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化消費的重要元素,紅色文化包含外在實物與內涵精神兩個層面的內容,代表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和精神世界。覓英雄足跡、補精神之“鈣”,紅色冰雪旅游的消費更能滿足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和價值感。科技對紅色冰雪旅游的興起和文旅融合的深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冬季旅游應充分利用AR和VR等現代科技,在冰天雪地中講好紅色文化,滿足廣大游客在不同情境下對精神文化消費的需求。來源: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