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旗下嵩嶼集裝箱碼頭接連迎來全新一代、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船—“地中海伊莎貝拉”號和“地中海米婭”號。兩船互為姐妹船,擁有同樣驚人的創紀錄參數:全長400米、寬61.5米,高81米,可裝載23756個標準箱,載重噸為22.49萬,是當今世界上擁有最大裝載能力的集裝箱船舶。他們的到訪刷新了廈門港的靠泊紀錄,是“海絲”核心區建設的又一里程碑。
超大型船舶對于港口的水深條件、引航操控水平、碼頭裝卸能力、協同保障機制等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也正因此,全球能容納“地中海伊莎貝拉”號、“地中海米婭”號這類龐然大物的港口屈指可數。廈門港作為“海絲”核心區天然深水良港,主航道水深達16.0米,擁有超大型集裝箱深水泊位5個,外加先進的碼頭設施、突出的航道管理水平、優越的營商環境等,這些要素令廈門港獲得全球眾多超級貨輪的青睞。近幾年來,國際航運業進入大船時代,裝載量從2013年的1.8萬標準箱,到2017年2萬標準箱,再到近期創紀錄的2.3萬標準箱,盡管世界最大集裝箱船型幾經易主,但廈門港抓住了每一次機遇,靠泊紀錄不斷刷新。
先行靠泊的“絲路海運”命名航線船舶“地中海伊莎貝拉”號無疑是今日廈門港關注的焦點,她執行環球航線,途徑新加坡、馬來西亞丹戎帕拉帕斯、斯里蘭卡科倫坡、阿曼塞拉萊、摩洛哥丹吉爾等“一帶一路”沿線重要港口。嵩嶼集裝箱碼頭為這艘超級巨輪開啟全速作業模式,裝載著衣服鞋帽、數碼產品、海鮮食品、生活用品等商品的近3000個集裝箱將被悉數運往沿線各國。隨后,姐妹船“地中海米婭”號也將在全港多部門協同保障下無縫接泊,繁忙、高效成為今日廈門港的關鍵詞。
去年以來,“絲路海運”通過發布涉及碼頭作業、貨物中轉、多式聯運港站的各項保障標準,提供更高質量的港口服務,有力推動了“海絲”核心區建設走深走實;全球各大航商也通過積極響應“絲路海運”的“共商、共建、共享”倡議,不斷優化航線、船隊布局,為世界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新動能。
3月份前兩周,廈門港“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共開行82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72萬標箱,與2月同期相比,船舶艘次增長74.5%,集裝箱吞吐量增長134.8%,“絲路海運”復蘇勢頭強勁。(廈門港口局、廈門港務集團、省港航中心)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